多粮浓香型酒厂订单农业新模式

新闻分类:白酒科技  来源:  发布日期:2009-06-03

  传统的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严格按照5种粮食的科学配方,即高粱36%,大米22%,小麦16%,糯米18%,玉米8%来生产。

  在生产的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粮食原料,并且随着粮食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对粮食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和保证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同时响应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有力地促进长江上游沿江特色农业经济带的发展;充分发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公司在多年农业订单经验的基础上,把生产车间延伸到农田,把产品质量延伸到原料品种上,建立了“酿酒企业+农业科研院+农技推广中心+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订单模式,有效提高了企业原料出酒率和原酒优级品率并使产品质量得到稳定,同时确保了订单农户增产增收,带动了
新农村经济建设。

  1.酿酒原料品种的选育

  由于传统多粮浓香型生产工艺对酿酒原料的特殊性,要求酿酒原料的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含量高者为佳。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根据公司酿酒专用粮生产基地的气候和环境进行多年的选育,选育出了与酿酒企业同属一个生态环境下,既适合酿酒生产,又非常适宜基地气候和环境生长的制曲小麦品种“宜麦”7号和酿酒小麦品种“宜麦8号”;大米品种为获得四川省“稻香杯”优质奖的“宜香优”2292、1577;糯米品种为“糯优”1号;高粱为引进的“泸糯”8号。

  通过在稳定的酿酒专用粮生产基地种植,保证了酿酒原料品质的稳定性。

  2.先进农业栽培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为了切实做到农民增产增收,公司联合农业科学院和农技推广中心,在水稻、小麦、高粱播种前召开动员会和技术培训会,做到种植面积统一规划。种子统一由宜宾农业科学院提供给宜宾市农技推广中心后落实到农户,技术统一培训到户,并针对水稻良种的特点,狠抓其关键技术,做好适时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技术的推广运用,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3.酿酒专用粮示范基地的建立和推广

  我公司根据5种专用粮食品种《 华 夏 酒报》全年订价156元的特点,本着立足于本地,辐射到周边的富农思想,通过核心示范基地内对酿酒专用粮品种进行区示,推广种植技术,展示酿酒专用粮品种优势,让农民自愿种植。同时,充分发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优势,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中心种植栽培的技术为支撑。

  公司在宜宾市及周边乡镇共建立水稻、小麦、高粱、玉米酿酒专用粮基地,从2005年的5000亩迅速推广到2008年10余万亩。特别是多粮浓香型白酒企业大量使用的小麦、高粱、玉米等杂粮,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4.切实做到产业化示范基地内的农民增产增收

  为了切实履行惠农政策,企业在产业化示范基地内实行种植前与农户签定“订单”协议。

  协议明确了龙头企业以高于同期市场价5%,糯稻高于水稻25%,采取方便农民、就近原则,现金统一收购。同时,协同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以最优惠的种子价格售予农民种植,协同农技推广中心跟踪的免费技术指导,确保农户增产增收。

  一方面通过农业科研单位对其种植技术统一培训、指导合理科学的种植,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将所生产的粮食直接销售给龙头企业,减少中间销售环节,将利润直接让给农户,切实做到农户增收。

  5.稳定的酿酒原料为优质的传统白酒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通过订单形式,在同属一个生态区系内生产的酿酒有机粮与传统多粮浓香型生产工艺结合。

  在多粮浓香型中开创性地使用了制曲(“宜麦”7号)和发酵小麦(“宜麦”8号),不同品种分开使用,并根据各种酿酒专用粮食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工艺参数适当进行修订,使传统多粮浓香型白酒企业的原料出酒率提高3%,原酒的优级品率提高了15%,对传统酿酒企业的原料出酒率和原酒优级品率这对矛盾关系有一定的突破。

  同时,在产业化示范基地内所生产的酿酒专用粮食原料具有一定的区域稳定性,原料的质量稳定性强,各品质指标差异不大,从而使企业的质量控制进一步深入到原料的生产环节上,为优质的白酒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