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烟花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行管办  发布日期:2014-03-03

我的老父亲,“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间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你眼睛就花了;一生把爱交给我,只为那一声爸妈”。如今女儿已长大,可在你们眼里我始终是个孩子,让你们牵肠挂肚,我恳请你们自私一点,多爱自己一点。

记得奶奶曾经对我说过:“你爸小时候可是个孬种了。有一次,村里一个和他年纪一般的小孩儿,吃了咱家树上的几个红枣,当他听说这枣儿是小印(我爸的小名)家的时,怕你爸揍他,非要拉着他娘来咱家给你爸道歉,当时他一直害怕地躲在他娘身后,两家大人说了说这事儿,他才放心地跟着他娘回家……那时村里小孩儿大老远的一听你爸来了,就跑得远远地,根本没人跟他玩儿。”

奶奶还说:“你爸可乐放鞭炮了,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那么多鞭炮,每逢过年过节,你爸就自己满村儿去捡人们放完鞭炮以后没响的(又叫哑巴炮),一个个收集起来,回家后把里面的火药扒出来都放到一个小玻璃罐里,等到正月十五晚上把收集到的火药撒到一张长长的纸上,再点根火柴放到上面,火药瞬间变成了漂亮的烟花,照亮了整个院子。”奶奶说得没错,老爸爱放鞭炮爱到痴迷的境界,每年刚刚踏进腊月门儿,老爸的耳朵就特灵,专听哪儿有卖烟花爆竹的,他只要有空就一定会去转转,买上些自己中意的鞭炮,每次出去必买,气得老妈说他:“你跟你的那些鞭炮去过年吧!”老妈年年说,老爸年年买,没办法,老爸就这点儿爱好。

公公与老爸的爱好不同:他最爱喝酒,对买鞭炮、放鞭炮这些事儿就如同蜻蜓点水,倒是对酒情有独钟,每逢过年、麦收、秋收,公公总会拿出他那个用了不知多少年的酒桶让我去给他打满,每次打酒碰上对门梁大爷他都会笑着说:“亮他爹找着你这么个孝顺的儿媳妇真不容易啊!”我只是嘴上笑笑,心想:人老了就这点儿爱好,当儿女的就尽量满足。每天晚饭前公公都会拿出他那心爱的酒桶倒上一小杯,解除一天的劳乏。公公爱喝酒却从不嗜酒,正月初六我娘家兄弟去婆婆家拜年,公公怕招待不好,一个劲儿地劝酒,最终把自己喝得放倒在炕上,才算尽了地主之谊。

那年我读高三,学习压力很大,正月十五晚上我在里屋看书,老爸孩子般兴奋地跑过来说:“妮儿,你快来看外面有放烟花的!”我跟老爸走到房后没有房屋遮挡的麦地里,看到一个个拖着长长亮光的火球在空中撒落成一朵朵美丽的烟花,老爸指着烟花说:“那是酒厂放的烟花,今晚酒厂要在那举行焰火晚会,走!爸爸带你去看!”我没心情地说:“在这儿看也挺好的……”老爸看出了我内心的压抑,指着远处的烟火说:“你仔细看,我们总是先看到烟花,再听到它的声音,这就跟我们人类一样,只有自己努力过了才会有可能成功,一份耕耘不一定有一份收获,但,一份耕耘肯定有一份积累,只要你努力过了,就不必太在乎结果,就像这烟花的瞬间绽放,固然稍纵即逝,但在人们心里,它美丽依然。”经过老爸的这一开导,我心里敞亮了许多,感谢在人生的重要时刻,有老爸的陪伴和教导。

今年元宵节前夕,公司在弦歌湖畔放烟花,知道这个消息后我立即给爸妈打电话,本想把二老接过来一起看的,可老爸老妈嫌外面太冷,说在自家楼上看更舒服,老爸老妈不来了,我也没心思去,可老公跟个孩子似地说自己没亲临现场看过放烟花的,非要拉着我陪他一起去看,没办法陪他一起下了楼,不出小区没什么感觉,到了小区门口我们被大街上如潮涌的人群震惊了,只见人流在蠕动,车流静止,交通瘫痪,万人空巷,人们前后接踵朝弦歌湖走去。人群中不时传来惊叹声:原来武城县有这么多人呢!这酒厂不放烟花还真没看出来。晚上七点三十分弦歌湖广场上噼里啪啦放起烟花来,伴随着一声声“嗤嗤嗤!啪啪啪”震耳欲聋的巨响,一颗颗“小导弹”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地窜上夜空,绽放出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它们一会儿排成花朵状,一会儿给人们露个笑脸,一会儿如柳枝般:“万条垂下绿丝绦”,向着人群中倾泻而下。“哇塞!”只听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叹声,真是“火树银花献月宫,春酒飘香醉贝城”,身旁的老公诗兴大发感叹到,“爸爸这是哪放的烟花啊?”孩子稚嫩的声音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酒厂放的,几乎每年酒厂都会放一次烟花。”是的,这是古贝春给武城人民的福利,精神大餐。看到那对一问一答的父子,我想起了爸爸带我看烟花的情形,以前是老爸陪我看烟花,现在是我陪老公看烟花,以后将会是父母和我们陪孩子一起看烟花……就像古贝春的精神代代相传,就像这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尽情地绽放自己,给人们光的变幻,声的奇妙,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