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里的甜蜜西瓜梦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财务中心 刘春红  发布日期:2025-07-07

      后备箱里装上公司发的古贝春福利酒,带着俩娃回老家“过麦”当我们驱车拐入那条熟悉的乡间小道时,一股混合着麦香和泥土腥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宛如一个热情的拥抱。端午的晨光如同初绽的花蕾,带着一抹羞涩的温柔,金黄的麦浪在晨风的轻抚下翻滚涌动,仿佛大地母亲展开了一匹流动的金色绸缎,熠熠生辉。孩子们兴奋地蹦跳着扑向田埂,惊起几只蚱蜢,同时也唤醒了我记忆深处的童年时光——那些被麦芒轻轻扎痒的夏日,那些藏在麦穗间的甜蜜西瓜梦。 

      在那个没有联合收割机的年代,麦田里总会洒落许多麦穗。每年麦收过后,父母便安排我和弟弟去麦田里拾那些落下的麦穗。母亲的话语如同魔咒,在我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拾的麦穗收获的麦粒可以换西瓜。”于是,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我们叫醒。我和弟弟一边搓着眼睛、伸着懒腰、打着哈欠,一边不情愿地起床。简单地用毛巾抹了把脸,扒了几口饭,便背着筐头,急匆匆地踏上拾麦穗的征程。我们挽起裤管,脚踩母亲一针一线纳制的千层底布鞋,在麦秸上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向着大人们刚刚抢割过的麦田进发。起初,我对拾麦穗的技巧一无所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让我懂得了其中的奥秘:既要像猎人般细心观察,又要像猎豹般手疾眼快。每当看到大人们把收割的麦子装车,我就得立刻紧跟其后,这样才能在麦穗的“战场”上有所收获。若是等大人们把麦子全部抱走后再慢悠悠地过去,那剩下的麦穗早已被其他眼疾手快的小伙伴们一抢而空。 

      当太阳缓缓攀上树梢,我们的筐头已变得沉甸甸的,压得吱呀作响。我们坐在田埂上,用灵巧的手指将草茎编织成小辫子,用来捆扎麦穗,指甲缝里嵌满了金黄的麦壳,像是佩戴着独特的勋章。在蝉鸣悠悠的伴奏下,弟弟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姐,你听——”远处,传来“卖西瓜喽”的悠长吆喝声,那声音如同一根细丝,轻轻地将我们的心尖儿高高吊起,勾起了我们对清凉甜蜜的无尽渴望。 

      临近中午,我们满载而归。母亲早已在灶台前忙碌得像个陀螺。柴火在灶膛里噼啪爆响,铁锅里炖着的老母鸡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香气四溢,与袅袅炊烟缠绵在一起,缓缓爬上屋檐。父亲从堂屋的柜子里拿出半瓶珍藏的磁化古贝春,小心翼翼地倒入酒盅,轻轻地抿上一口,那辛辣的味道让他直咧嘴,但他仍不忘夹一筷子鲜嫩的鸡肉放进我们碗里,慈爱地说:“孩子们拾麦穗辛苦了,多吃点长力气!” 

      那时的夏天,仿佛被西瓜的清甜和炖鸡的浓香腌透了一般。当太阳落下最后的余晖时,父亲常常端着搪瓷缸蹲在门槛上,就着半块西瓜慢慢喝着心爱的古贝春。酒液顺着他的喉结滚动,汗珠则顺着脊梁滑落,麦茬扎过的腿肚子上还留着淡淡的红痕。我们躺在凉席上,数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一颗,两颗……数着数着,便在这充满温馨与安宁的氛围中坠入了甜蜜的梦乡。 

      如今,再次站在这熟悉的麦田里,孩子们举着手机记录着眼前的美景,而我却弯下腰,拾起一穗麦子。麦芒依旧锋利,扎得我手指生疼,但那些用麦粒换西瓜的纯真岁月已然远去——超市里四季都有琳琅满目的瓜果,可那股混合着汗水与泥土气息的甘甜,却成了无法复制的绝版记忆。 

      就在这时,母亲打来电话:“家里炖了鸡,带娃回来吃饭。”我望着后视镜里渐渐模糊的麦浪,耳畔仿佛又响起了童年那辆卖瓜木板车“吱呀吱呀”的声音,正缓缓碾过时光的褶皱,带我穿越回那些美好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