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台世界”,金石精神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行管办 朱珏  发布日期:2025-07-07

      曾经有一段时间,网络上突然风靡一种说法,叫做“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从文义上来看,“草台班子”通常指临时拼凑、水平参差的民间戏班,表面上看有舞台、演员和表演,但本质上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用这个词来形容世界似乎有失偏颇。但当我看到一组照片的时候,我第一次对这句话产生了共鸣。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有人给中国航天局的“草棚实验室”拍下了这张照片,画面非常简单:一间简陋的砖土房,外面贴着手写的、连横幅都算不上的、每个字一张纸拼凑起来的标语,写的是: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转眼来到2025年,当今的中国航天局已经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航天体系,为全球200多个国家提供航天服务。这次的照片里,砖土房变成了明亮宽敞的大厅,在精密的仪器、色彩丰富的电子大屏对面,宋体的金属字沉默而坚韧,依旧是那句标语: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世界是“草台班子”吗?最开始的时候是的。但如同当年一条平平无奇的南湖红船上迸发出我党的星火;如同五四运动的振翅掀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飓风,历史反复证明:伟大的事业,从不因起点简陋而失色,只会因信念坚定而永恒。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5月4日,我们现在回顾起来,最直观的记忆就是,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青年知识分子热血沸腾,以血肉之躯掀起游行抗议的浪潮。但当我们穿透历史的迷雾,会发现这场运动远不止于街头的呐喊——那是一群平均年龄不过25岁的青年,用纸笔为矛、以思想为盾,构建起的现代中国精神的地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会发现五四精神从未褪色。它不仅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更是一种“金石精神”,历经锤炼而愈发坚韧,在时代的浪潮中始终锚定方向。这种精神,与当年红船上的誓言、草棚实验室中的标语一脉相承,更与今日古贝春人的奋斗紧密相连。 

       或许有人会问:五四精神这样宏大的命题,与我们日常的工作有何关联?答案就藏在古贝春的发展历程中。 

     上世纪50年代,古贝春的前身还是一家小酒坊,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甚至需要工人们用肩挑手扛的方式完成生产。那时的车间里,没有自动化流水线,没有数字化管理系统,只有一群怀揣着“酿一瓶好酒”初心的普通人。他们用古法酿造,用纸笔记录数据,用最原始的方式攻克技术难关。这不正是一个“草台班子”的写照吗?然而,正是这样的起点,孕育了今天的古贝春——中国白酒行业的优秀企业。 

      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工厂,从区域品牌到中华老字号,古贝春的蜕变绝非偶然。它源于一代代员工对“金石精神”的践行: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品质上追求极致,在创新上敢为人先。 这种精神,与五四青年在街头呐喊的勇气、航天人在草棚中攻坚的执着,何其相似!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古贝春的青年员工们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五四精神的当代传承。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口号复述,而是写在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刻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更流淌在每一滴古贝春酒的醇香里,将百年前的精神火种转化为了当代青年脚踏实地的行动准则。 

      作为新时代古贝春青年,我们不需要抛洒热血,但要在品质坚守中践行匠心的承诺;不需要在街头游行抗议,但要在技术攻关中展现破冰的勇气;不需要手举标语呐喊,但要在市场开拓中发出创新的声音。当每个岗位都成为传承精神的阵地,当每位青年都成为奋斗的火种,古贝春终将进化成为引领行业的“航空母舰”。 

      最后,请允许我用陈独秀先生的话与诸位共勉:“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让我们以金石为志,以青春为名,在古贝春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