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酒仙山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河北省故城县散文学会  发布日期:2014-09-03

 

酒仙山,古贝春的酒仙山,人工堆积而成,建于2011年。缘何以“酒仙”为名?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呢?

2012年农历冬至这天,银装素裹充盈着视野。一片雾蒙蒙、灰蒙蒙中,我们衡水作家一行十四人,走进了久负盛名、闻名遐迩的古贝春酒厂。

空中弥散着美酒的馥郁。诗酒大道上,在讲解员绘声绘色、娓娓动听的介绍中,我们“渐入佳境”:持相机者,不停地按着快门,作笔记者,生怕忽略每一个精彩的环节。

在雾蒙蒙的北边,出现了一座小山!是酒仙山。导游说。

皑皑白雪,洒在怪石粼峋的山间,灰白相间的颜色,与绿茸茸的松柏,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陪同的古贝春集团党委副书记顾金栋说,酒仙山其实还是花果山,春夏秋时节,景致还是很美的。虽机不逢时,不能欣赏酒仙山春华秋实的美景,但我知道,寒冬中的它自是有一番独特、含蓄的美的。

山巅之上,耸立着一座典雅的殿堂,名叫“和谐亭”。据说亭名是由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书写的,这更激起了我探寻此山神秘的憧憬。有人说,“和谐亭”中有石凳、石桌,不但可以开宴酣饮,挥毫泼墨,吟诗作赋,还可以凭亭远眺,一览“古贝春”全景全貌,感受那种平地瞩苍茫的豪迈情怀。可惜因种种原因,我没有登上高高的酒仙山,实在是此次访行最大的遗憾。

酒仙山下,有一组塑像,是“饮中八仙”。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似言似语,似饮似歌,颇有“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之势。我想,他们应该是已经化作了远古文明的使者,雅聚此山,相伴云雪,向人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古贝春人的创业史,以及那卷帙浩繁的酒文化、诗文化,并同时祝愿着古贝春美好的前景,描绘着古贝春波澜壮阔的宏伟蓝图。大家纷纷在酒仙山下合影留念,并轻轻拂去石上的积雪,去研究,去拜读,去探索那一行行、一句句醉人的诗篇。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这座山叫酒仙山了。

酒仙山洞腹里有长江以北最大的藏酒库——酒仙洞。山外滴水成冰,洞内却湿温适宜,完全没有冬日的感觉。众人在容积一吨的巨大酒瓮间穿行,浓郁的酒香沁人心脾,使人颇有醺醺之意。想想啊,从五粮到酒麯,再到成酒,几经勾兑才成正果,最后它们在此集合,在时间的流逝中,默默守望,默默等待,等待那犹如新嫁娘一样的有情人,笑吟吟地掀开他们的红盖头,还却他们最美丽的一片女儿红一样亮丽的容装,哦,好沉醉!

地下画廊镶嵌着精美的青石壁画,一幅幅一米见方的黑色浮雕,上图下文,图文并茂,介绍了酿酒的史实与趣闻,众人顿为酒与人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而震撼。

和谐亭,藏酒洞,文化长廊,构成了酒仙山的主要亮点,它取人间之灵气,吸天地之精华,以经济实力为根基,以企业精神为栋梁,以开拓创新的文化气魄筑起了一座走向世界酿酒高峰的瞭望台。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酒仙山,见证的是一个人间神话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