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生说酒》后记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03

 

 

 当到了内退的年龄,要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很担心自己猛然间从忙忙碌碌中,一下变成无事可做的人,生活会变得无聊起来。事有凑巧,组织上宣布我退下来的当天,就被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聘请为公司顾问,这样一来,那颗无事可做的心算是放下了。

 心是放下了,可是做了一个企业的顾问,也得干点事呀,能做些什么呢?我想我1964年参军,在部队工作了三十多年,是部队培养出来的“文艺兵”。在部队的文艺宣传队当过队长,演过“样板戏”。自编自演过快板、快书、相声,在济南军区歌舞团曲艺队参加过全军、全国的曲艺会演,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全军文艺会演,受到中央首长的接见,在省军区政治部当了十年的文化干事。对“吹拉弹唱,打球照像,迎来送往,布置会场”等文化工作“职责”虽说不上样样通,也算得上比较熟悉,于是就发挥自己的这些特长,在古贝春公司干起了有关酒文化的事。也就是为宣传古贝春的酒文化写篇小文章,邀请文化名人来公司陪着喝点小酒,给古贝春酒做个小广告,参加古贝春的一些厂外活动,虽然不是太忙,也闲不着。这些事都是我的老本行,也是我喜欢做的,所以做起来比较顺手顺心,这正是:半世官海任飘蓬,嗣后古贝做酒翁;一身轻松远名利,自得其乐酣醪中。

 这期间,公司董事长周晓峰请我为《古贝春报》“艺术园地”栏目撰稿。我自知文化底子薄,只有中专肄业的学历,在部队的文化补习班才“混”了个高中文凭。但自己确实喜欢文学创作,有写作的欲望,再说盛情难却,又是公司领导交待的任务,便报着试一试的态度接受了。

 我给这个板块起了个“品酒谈天”的名字,本意是借饮古贝春美酒的兴致,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酒的人与事写出来,借以达到宣传古贝春的目的。也让大家一同来品味,或许能从中吸取到点什么。写过几篇之后,有朋友说,你写的还有些意思,“有些意思”的意思,我想并不是指我的文章水平有多么高,而是说还有人感兴趣,喜欢看。基于这鼓励的话,就坚持往下写。除每月在《古贝春报》上发表,有的也被另外的一些报刊、杂志登载,还有一些自己感觉拿不出手的,也就随手扔进废纸堆里了。这次将2003年以来,与酒有关的127篇文章,其中包括三篇曲艺作品,选进本书,算是到古贝春公司做了十年顾问最后交上的一份答卷,也是为自己人生中这十年留下的一点痕迹。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写给《古贝春报》的,当然也就离不开一个“酒”字,爱酒、写酒,难免在微醺之时写出些沾有“酒意”的语言来,我自知难登大雅之堂,只要能起到一点为人们在酒酣之时,或茶余饭后,调剂一下精神生活的作用,不感到如同嚼蜡,我就非常地欣慰了。还有,你如果晚上实在睡不着,翻翻这本书也可起到催眠的作用。

在本书出版之即,更加怀念我的老师,已故相声艺术大师马季先生,他看了我在《古贝春报》上登载的文章之后,要我坚持自己的风格写下去,然后集结出一本有关酒的书,还为这本书起名叫《宝生说酒》,他还欣然题写了书名。这是先生留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谨以此书告慰天堂里的恩师。

感谢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桑恒昌先生,他在运筹数十集电视连续剧极其繁忙的工作中,还抽时间为本书写下充满赞誉之词的序言,我深感荣幸和感激。

感谢古贝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先生,没有他交给我每月为《古贝春报》写一篇稿子的“任务”,也就形不成这本书的雏形,他最早提出:“整理、成书、出版”的要求,指派人员协助编辑工作,还在百忙中撰写了序言。此情此意,令我十分感动。

感谢古贝春公司文化总监、《古贝春报》主编李宽云先生在书稿整理、栏目编排、装祯设计等方面提出的宝贵意见和付出的大量心血。在书稿的整理、打印、校对、插图等过程中高风玲、李国锋、李珠珠、刘国强、齐士慧等同志付出许多的心血和汗水,在此一并深致诚挚的谢意。

                               

                                     尹宝生     

                                二零一四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