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与酒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新厂灌装车间  发布日期:2014-01-25

  晚饭后,我正在客厅里看电视,电话铃响了,拿起话筒里边传来陌生的声音:“姑,我打算开家饭店,专卖古贝春酒,你在酒厂上班,给打听打听这事该怎么办。”手握话筒我听了半天,也没听出这个叫我姑的女子是谁,以为她打错了,便说:“对不起,你打错了。”没想到她马上说:“姑,我是晓娟,你没听出来吗?”原来是她,这么多年没联系,难怪我没听出来。

  晓娟是我的一个远房侄女,和我家住在一条胡同里,虽是侄女,但只比我小两岁。“晓娟”,一听这文绉绉的名字,别人还以为她是个文文静静的“大家闺秀”,其实不然,小时候,她顽皮得令人头疼,上树、爬墙、偷瓜、摸枣,她比一般男孩子还利落。别看她人小,可胆特肥,对啥事都好奇,啥事都敢尝试,小伙伴们都叫她“假小子”。那年,她大约有七、八岁,看到爷爷酒后开心的样子,觉得酒挺神奇,就趁爷爷不备喝了不少,醉得睡了半天。本以为她只是一时好奇,没想到后来她竟然迷上了这“有点辣的水”,时常偷爷爷的酒喝,气得她娘经常骂她:“没个闺女样儿,长大了也没人要,嫁不出去。”

  成年后我在外地工作、成家,见面的机会少了,渐渐也就失去了联系。只是听说她不但嫁出去了,而且还找了个“跑玻璃钢”的好婆家,日子过得挺红火,不但在东北办厂,还在济南、青岛置办了房产,别人都估计她要到大城市安家落户,现在怎么又想“打道回府”了呢?

  通过和晓娟的交谈,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晓娟结婚后,并没有安心在家做全职太太,而是跟着丈夫天南海北地跑。经过几年的“考验”,公婆看他俩是做生意的料,干脆“退居二线”,在家做后勤工作,玻璃钢业务放手让他小两口打理。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前些年,他俩带着技术人员,在玻璃钢产品需求量大的东北建了厂子,仅几年功夫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晓娟和丈夫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可是这几年家里却时常出现状况。公婆岁数大了,身体已大不如以前,成了医院的常客;上初中的儿子调皮、贪玩,就是不爱学习,这样下去恐怕连高中也考不上。公婆需要照顾,儿子需要加强“管理”,他俩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丈夫在外打理玻璃钢业务,晓娟回家照顾好老人和孩子。

  晓娟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又闲不住了,总想“折腾”点儿事。做啥事既能照顾老人,又能管好孩子呢?给别人打工,时间上不自由;自己开个服装店,还要经常去外地进货,恐怕照顾不了家。她苦思冥想,琢磨了好几天,也没想出个适合自己干的事来。

  这天她去菜市场买菜,路上看见了古贝春广告牌,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以前联系业务时,客户非常喜欢她带去的古贝春酒,酒场上喝的大多也都是古贝春,连外地人都喜欢喝古贝春,那么咱武城人和来武城办事的外地人也一定爱喝古贝春。于是她决定利用家中临街的三间门面房开家饭店,专卖古贝春,再雇个厨师,美酒佳肴,生意一定不错。

  听完这番来龙去脉,我立马表示赞同:“咱们晓娟真是不简单啊,不愧是天南海北见过世面的人,有经济头脑!”晓娟听我这样说,反而不好意思了:“我有什么经济头脑,还不是大家都认咱这古贝春,我才有这一打算。”我不免有些自豪地说:“还真是,不瞒你说,咱们这古贝春可是全国行评第一呢,这样的酒谁不想喝?卖古贝春,你一定会发大财的。”

  如今,饭店在晓娟的打理下,顾客盈门、红红火火,晓娟高兴地告诉我:“有古贝春这个‘财神爷’,以后儿子出国留学也不愁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