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酒香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济南市长清区国税局 发布日期:2013-06-02
初夏五月,姹紫嫣红。我在一个微风拂面的夜晚,闻到了一缕幸福的酒香。
晚饭后走上大街,华灯初上。散步的,购物的,赶饭局的,到处人影攒动。劳动力市场周围,更是熙熙攘攘,仿佛正赶庙会。劳碌了一天的民工,陆续回到出发地。每停下一辆面包车,里面都会钻出十几个人,让人想起“鱼贯而出”这个成语。七座的微型车能装下十几个人,是否就像沙丁鱼罐头?可以想象他们拥挤成一团的样子,但不知他们是怎样喘气的。
下车后的人们,一伙接一伙地重新围聚起来,交头接耳。我凑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现场分工钱,这边每人发八十块,那边俩人分一百五十元。无论挣多挣少,人人喜笑颜开。离家近的,从看车处推出自行车,哼着小曲儿回家了;离家远的,来不及找地方洗手洗脸,先匆匆寻个小吃摊坐下。旧皮革、破帆布或尼龙袋缝制的工具包放在脚下,红色、黄色或蓝色的安全帽扔在地上。这位买一瓶啤酒,一个鸭蛋;那位点一盘土豆丝,两个馒头。青壮汉子要两碗稀饭,一笼蒸包;姑娘媳妇要一碗馄饨,半斤油饼。或狼吞虎咽,或细嚼慢咽,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还有一些男女,仨一伙俩一堆的,坐在路边的砖头瓦块上,抽烟拉呱。汗水挂在脸上,流淌着疲惫;油污沾满双手,掩盖着艰辛。黝黑沧桑的面颊上闪动着笑意,朴实憨厚的笑容里洋溢着满足。
行道边的白杨树,枝梢摇曳,摇落了一地“无事忙”(杨树花)。路灯洒下橘黄色的光晕,显得温情而又浪漫。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独自站在婆娑的树影里,左手拿一根火腿肠,右手握着一只白酒瓶。他对着瓶子抿一口酒,再咬一口火腿肠,正专注地细品慢嚼。他肩上背着脏旧的工具袋,可能是刚刚收工回来,在等同伴一起回家,或者等老婆或孩子来接。在等待的空档里,正好喝点小酒解解馋,也解解乏。
我在相距不远的逆光处,看着这位喝酒吃肉的老兄。那双粗糙的大手,肯定还没来得及洗一把,疲惫的身躯,甚至等不及找个地方坐下休憩;可他喝得有滋有味,吃得香甜无比,仿佛正享用世上最美好的盛宴。灯光树影,人树相依,组成一幅优美的剪影,映出诗意的韵致。他脚下枯萎的“无事忙”是冰凉而寂寞的,他身上的衣裳也是又旧又脏;可他头顶上的路灯却给予了他明晃晃的关怀,他吞咽到腹中的美味肯定无比温暖,心里应该揣着快乐的憧憬。
站在逆光处,不免有些遐想。在日光与灯影里穿行,逆光常见;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奔波,逆境难免。逆光有时会产生美感,逆境常常能激发斗志。望着那只逆光中明晃晃的酒瓶,一种感动油然而生。真该感谢路灯呵,白天静立街头,如处子般娴静;夜晚便睁大眼睛,用温存的目光驱赶黑暗,为别人照亮前程。“无事忙”的生命是脆弱的,而在落花飘落的背景下,站立小憩的劳动者是可敬的。你收获的果实可能不够饱满,但那是你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的。凭借自己的双手劳作,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这就足够了。能有春天蓬勃向上的心境,安然享用自己的收获,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
我按捺不住好奇,踱到这位老兄近前,问他喝的什么酒。他乐呵呵地一举酒瓶:“好酒,古贝春,咱自己挣钱买的!兄弟,你也来一口?”我瞪大眼睛一瞅商标,哦,是那种黄盒扁瓶的古贝春,这是我那么熟悉的一种酒啊!
面对这位朴实憨厚的老大哥,我怎么舍得喝他的酒呢。然而,我却真切地闻到了一股浓浓的古贝春酒香——那种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