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武城人身边的大运河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文化中心顾问李宽云 发布日期:2018-11-09
京杭大运河环绕武城62公里,是武城境内流量最大、河道最长的河流,也是举世闻名的运河。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约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约180公里;淮安到扬州称里运河,长约170公里;扬州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300余公里。这其中,里运河一段古称“邗沟”,开挖于春秋末期,它的出现还影响了当时的“国际”格局。
开挖“邗沟”的是吴王夫差,他在打败了越王勾践之后,踌躇满志,决计将沃野千里、谷丰民阜的齐国纳入吴国的版图,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为了保障战争供应,夫差调集民夫开挖了从现在的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河道。这段河道因途经邗城,得名“邗沟”。就这样,为水上运输而开挖的河流诞生了,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运河。此后吴王在艾陵(今山东泰安)打败齐国,大会诸侯,与晋争霸。眼看夫差大功告成,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却趁吴国后方空虚,偷袭成功。公元前473年,夫差被围困自杀。勾践挥师北渡淮河,与齐、晋诸侯在徐州会盟,周天子赐勾践爵位,命其为伯。从此,勾践也成为显赫一时的霸主。
前文说到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为什么这样说?它全长1794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全世界著名的运河除了京杭大运河还有两条:一条1869年修筑通航的苏伊士运河,一条是1914年开始通航的巴拿马运河。京杭大运河的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9倍,是巴拿马运河的22倍。再具体一点:苏伊士运河全长190公里,比京杭大运河中的南运河仅长4公里;而巴拿马运河全长仅81.3公里,比京杭大运河中最短的通惠河还短。
看到这里,有读者可能会感叹:京杭大运河真长啊!其实,它的前身——隋唐大运河比它还长900多公里。
京杭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隋唐大运河是隋朝开挖的,全长2700公里,它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杭州),北到涿郡(北京),形状像一个巨大的“人字”:以河南为字头,向南这一“撇”经安徽、江苏撇到浙江;向北这一“捺”,经山东、河北捺到京津。元朝定都北京后,将“人字型”的隋唐大运河掐头取直,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一字型”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包括其中的里运河,并称中国大运河。它开挖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最早的河段从公元前486年开挖,京杭大运河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东西走向,在以水路为主要交通的古代,大运河的开通成为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巨大的作用。
“历史是用经济语言来写的”。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时开挖的,但其中却有其父杨坚的功劳。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是他结束了南北朝时期混战、割据的纷乱局面,使中国重新统一。他整顿吏治,废除苛政,倡导节俭,奖励农桑,开拓水陆交通。他在位二十三年,所开创的“开皇之治”为隋朝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使隋炀帝能够在六年的时间里开通2700公里的大运河。
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靠原始的工具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必然要使民众付出沉重的代价。公元605年,隋炀帝在开挖了洛阳通往扬州的运河后,于公元608年,又征发百万民工开挖大运河中的永济渠。永济渠南通黄河,顺卫河而北,经临清、武城、德州、天津,直达涿郡。据史书记载,当时因冻饿、劳累、病弱而“死者枕藉”,颠沛流离者不可数计。男丁不足,就逼迫妇女上工地;工具不够,就用“罗裙兜土”。官吏、监工如狼似虎,视民众为役畜,让大运河在开挖过程中就流淌着血泪。当时,杨广派他的大将麻叔谋监工。此人长得鹰鼻子鹞眼,一脸的络腮胡子又密又长,背后人称“麻胡子”。“麻胡子”性情暴虐,冷酷无情,他巡视工地时,看谁不顺眼,轻则鞭打,重则砍头,仗着杨广的宠信,视杀人为儿戏,更可恨的是他还喜欢烹食小孩儿。他每到一处,就命令当地贡献小孩儿,然后就像杀猪宰羊一样割头放血、开膛破肚、切成条块、撒上佐料,烹熟后大吃大嚼。沿河一带,被他吃掉的小孩儿不知有多少。人们闻风变色,一提起麻叔谋比见了活阎王还害怕。再难哄的孩子,一听大人说“麻胡子来了”,也会立即吓得两眼发呆、一声不吭。此后的岁月中,虽然历经朝代更迭,但是麻叔谋的暴行仍在沿河居民的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阴影。——“麻胡子来了!”人们仍拿这句话去吓唬孩子。时间长了,“麻胡子”叫白了,就成了“马猴子”,成了妖魔鬼怪的代名词。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山东、河北的沿河两岸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哄儿歌谣:“嗷——嗷——,睡觉觉,马猴子来了咬耳朵。吱——吱——,又跑了。”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那血淋淋的一幕是多么得令人毛骨悚然!
隋炀帝杨广开挖大运河使民众不堪重负、不胜其苦。运河竣工后,如果让民众休养生息,运河之利定会使国家迅速复兴。然而,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却变本加厉,选择了作死之路。他沿运河西巡长安,南游扬州,北征高丽。他最气派的出行,豪华的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就像一座水上宫殿。随从如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都要贡献美食佳肴、水陆奇珍,强迫民伕拉纤。北方运河水少,遇有搁浅,就命民间收集黍子,铺在河里,再令妇女身穿彩衣,或拉纤,或助推。沿途筑殿阁,建“驰道”,骑兵沿河护卫,旌旗遮天蔽日。为一人之享乐,不知糟蹋了多少民力,浪费了多少民脂民膏。公元616年7月,杨广第三次从洛阳去扬州,依旧穷奢极欲,百姓忍无可忍,造反队伍如烈火燎原,杨广欲归无路,被困扬州,次年被部下勒死。可叹杨广倾尽百姓之力开挖了一条“利在千秋”的大运河,却因不体恤民力,逼迫民反,落得个可悲的下场。正如唐末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所感叹的那样: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武城段的运河历史很悠久,从大的区段上分,它属于京杭大运河的南运河段;从小的区段上分,又属于卫运河的一部分。卫运河是由漳、卫河于徐万仓汇流后至四女寺一段河道。秦汉时期称为清河,为黄河故道,因水清而得名,其重要码头“临清”就是临清河而建的意思;隋唐时期是永济渠的一部分;宋代称御河;元代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新中国成立后始称卫运河。卫运河长157公里,是冀、鲁两省边界河道。左岸途经河北省馆陶县、临西县、清河县、故城县;右岸途经山东省冠县、临清市、夏津县、武城县,到四女寺枢纽分别流入南运河、岔河和减河,形成了“三河四堤”的奇观,在南方水乡也属罕见。
无需讳言:大运河作为举世闻名的河流,既无黄河“万里咆哮出龙门”的磅礴气势,更无长江“江间波浪兼天涌”的浩渺壮阔,但她却以母亲般的柔情哺育着沿河的亿万民众,其中自然包括世代繁衍、生息于斯的武城人民。
运河的航运,带动了武城的经济发展。大运河开通后,沿河的旅店、酒肆、商铺星罗棋布;季节性的篙工、纤夫、搬运工散布于沿河各个村庄;造船、修船业,吸收了部分农民向工匠转化;专营运输,玩船起家的也不乏其人。这就是舟楫之便带来的经济繁荣,沿河居民的生活要求和生活质量普遍较高,住所、服饰趋向新颖时髦,正如民谣所说:“东看房,西看梁,条河两岸看衣裳。”
运河的灌溉之利让武城的农业受益良多。古代限于落后的提水工具,难以实现大面积的灌溉,但在河圈内种植瓜果、蔬菜、五谷,却有诸多便利,成本低收益大。武城作为农业县,“金武城”之誉与此关联甚大。运河沿线,德州西瓜久负盛名,这里面武城的功劳不小。运河环绕武城,河滩面积大,沙土地多,适合种西瓜。经过多年的种植和消费者的评判,就有了“德州西瓜武城秧;德州扒鸡禹城汤”的谚语,更有“郭庄的旋饼,德州的鸡,武城的西瓜甜如蜜”的民谣。这些足以证明武城西瓜是德州西瓜的典型代表。
运河带给武城的另一个便利就是酿酒。行话说:“好水出好酒”、“水是酒之骨”。运河水质甘美,武城又盛产五谷,所以沿河村庄历史上有酿酒的传统。武城西北部在西汉时期曾属东阳县,故此有“东阳好酒”传世,随着酿造技艺的精湛,并借助运河的传播,至宋代已然是声名远扬。近代到民国,武城虽然经过多年的战乱,但仍有多家酒作坊延续当地酿酒业的传承,这就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国营武城酒厂”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