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需认真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9-03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差不多就行”是我做任何事情的态度,“凑合吧”也就成了我的口头禅。可等我到了文化中心上班后,才知道“差不多”是工作中最该摒弃的态度。

上班初始,李宽云主任交给我一项小任务,把几张关于企业荣誉的资料打成电子版。这点小工作对我来讲真是小菜一碟。我把键盘敲得噼哩啪啦,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活了。打完后我怕出错,又仔细校对一遍,自我感觉OK了,才交给李主任。李主任大体看了一遍电子版,给我解释道,这些资料要编入《古贝春酒业志》,千万不能出错,让我再重新仔细地检查一遍。我口头上答应着,心里还是犯嘀咕。我已经认真校对过了,还能出什么差错,真较真。但是既然领导下了命令,我只好拿回来,再仔细比对一遍。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我还是认真地校对了一遍。果然,我弄错了两个地方,而且还是关键所在。我不由地敬佩领导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纠正后,我又认真校了两遍才给领导送去。李主任问我是否找出错误,我只好老实交待。本以为这次可以顺利过关,可又被李主任给退了回来,让我再仔仔细细校一遍。我真有点崩溃了,天啊,怎么还让我弄啊,我已经前前后后校了四遍了,只差把扫描原稿直接贴在纸上了,心里真是十二分的不愿意,可又不敢向领导夸口说一点问题也没有。所以,我只得又拿回来校对。这次我请一位同事帮忙,她边念电子版,我边比对原件,从头至尾,再从尾到头,每个字逐一比对,来回检查了两遍才完美交差。

有了这次经历,我开始反思自己,工作中也逐渐注意端正态度。几天后,李主任让我填个表格。填完后,我认真读了三遍,才敢去交差。李主任虽没有给退回来,但是他给我调整几处格式,修改了几处标点。然后语重心长地讲:“我们部门是做文字工作的,就算标点符号也不能出错。有时差一个字,句子的意思就可能差之千里,所以做事一定要认真。”

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我发现办公室的同事们做事也极其认真。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古贝春报》的副主编高风玲和辑编李国锋的工作态度。每到月末,高副主编就天天坐在电脑前心无旁骛地审稿子,等到下班了,常听到她惊呼:“天啊,已到下班的时间了,我还没来得及去洗手间呢。”国锋大哥很注重新闻稿子的真实性,经常听见他打电话确认某人的职务,询问来稿中所涉及的活动内容,推敲领导排列的顺序。初审完稿子后,他们再把修改后的稿件打印出来,手动逐一地修改一遍。最后,报样出来了,除了找几个部门的人修改外,他们自己还要从头到尾再仔细看一遍,字、词、标点符号,甚至文章分界线的长短,也在审查斟酌范围之内。

对文化资料珍藏室的管理员齐士慧来讲,珍藏的字画就是她的小心肝。我们可以帮她拍照,往电脑里输资料,填写入库资料等,但是她从不会让我们帮她整理字画。每一幅作品,她都会按统一的格式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资料袋。齐姐叠字画时特别认真,好像在给刚出生的婴儿穿衣服,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轻、那么柔,好像生怕弄疼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事们的工作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经过近一年的相处,突然发现,我也慢慢养成了做事认真的好习惯。我想如果在小事上“凑合”,那么在大事上也一定“凑合”,那他一辈子也只能是一个“凑合”的人。所幸,我现在已不是一个万事都“凑合”的人了。我相信“把每一次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