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映红颜分外香——倡树九面旗帜之一“科技尖兵”陈华丽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行管办 发布日期:2014-01-02
陈华丽,女,党员,1997年7月毕业于聊城大学生物发酵专业,高级品酒师、高级技师、工程师。1997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历任公司科研中心技术员、班长、技术中心副主任,专职从事白酒研发、品评、勾兑工作。多年来,她以严谨务实的作风,精益求精的技艺,迅速成为白酒勾兑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参与开发的古贝春系列产品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十大创新品牌”、“苏鲁豫皖风格金奖”、“中国白酒技术创新典范产品”、“中国白酒评委感官质量奖”、“中国白酒典型性感官质量奖”、“山东省白酒评委感官质量奖金奖”等等。她自2003年以来被聘为山东省白酒评委,多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10年获德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和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11年获山东省“五四”青年岗位能手、山东省轻工行业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破解工艺瓶颈,创造独特风格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长期针对市场需求从事白酒研发工作的陈华丽敏锐地意识到白酒的发展趋势正向低度、绵柔、净爽、健康的方向转变,但是低度酒的研发一直是行业内讳莫如深的话题,原因就在于产品降度后各种理化指标与口感的变化导致的质量与风格不稳定、不协调的问题在工艺上是难以破解的瓶颈。如何生产出低度、绵柔、净爽、健康的产品?如何解决产品低度化后所带来的货架期变化?如何保证并且保持产品质量风格特点的稳定统一?是白酒业界的重点攻关课题。
首先,她通过对原酒基础酒的化验品评,针对其存在的不足和勾兑成品酒的需要,建议生产管理部在原酒酿造、摘酒方面减少用糠量、增加分级摘酒等工艺改造,使得原酒生产的优质品率大大提高。其次她通过不断试验和总结,创造出“前期加浆降度”和“原酒基础酒组合”两种工艺补充完善到原有的勾兑生产工艺中,从而在产品催熟、陈化,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丰富、提高古贝春产品风格口味等诸多方面效果明显,有效地提高了古贝春酒的质量,在行业中竞争优势凸显。有她参与勾调的古贝春系列白酒在2001—2013年连续13年在山东省白酒行业质量评比中均获前三名的好成绩,2005年在五粮液酒厂举行的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中低度古贝春酒获得第一名,高度古贝春酒获得第二名。
强化科技创新,培植新增长点
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多年来,陈华丽同志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学术严谨尊重的态度,不断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创下个人新品开发每年不少于十个的纪录,并且上市成功率均在90%以上。在新产品开发上,她注重加强业务钻研,注重研究微量成分对白酒质量的影响,注重产品的“种类多样,同类统一”,其研发的产品大受专家赞赏与消费者青睐。自2002年以来,她协助吴兆征总工程师运用“两步生产法”研发了兼香型古贝春酒,此酒经专家品评后给出“浓中带酱,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浓酱结合恰到好处”的评语,在当年山东省白酒质量鉴评中获得“山东白酒创新品牌”称号和山东科技成果二等奖,推向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喜爱,迅速产生轰动效应。2004年,不甘寂寞的陈华丽又开始了高端产品的研发工作,由她参与开发的古贝春十五年陈酿酒凭借其“绵柔,健康”的特点,才一上市就引发了一场抢购热潮;2005年,其参与研发的百年老窖酒,迅速成为高端市场新宠,销售火爆;2010年参与开发的国蕴酒成为市场上高精尖的产品,这些产品既树立了古贝春品牌的良好形象,又为公司不断培育起新的经济增长点。
爱美之心藏心底,只为美酒溢芬芳
技术中心酒体设计室肩负着公司所有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做为其中一员,陈华丽在产品质量方面,严格遵守生产工艺要求,坚持做好细节管理,然而作为女性,天天与白酒打交道,她只能把爱美之心深深地藏在心底。
自从选择了评酒师这个职业,陈华丽的生活就“平淡”了不少:不仅远离了香味、烟味、辣味等所有刺激性气味,在吃的方面也得作出“牺牲”,日常饮食清淡不说,还要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姜、生蒜、花椒、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女性评酒师却不得不对化妆品和香水说“不”,因为香水和化妆品中的香精会影响嗅觉的灵敏度,导致工作的准确性发生偏差,就连护肤品、香皂也得选没有气味的。为此,她把心爱的化妆品全锁在了抽屉里,每天“素面朝天”地去上班,只有到了节假日,她才小心翼翼地拿出尘封已久的化妆盒,对着镜子细细地描眉,“恢复”自己的女儿身。
付出总有回报。在公司近几年销售额不断增加,产量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产品质量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并且在市场调查和反馈中,销售客户和消费者反应良好。在技术设备的改进更新中,陈华丽通过积极的摸索和总结,自己动手完成了辅料添加器的改造,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度减小了劳动强度,这种改装设备被同行业纷纷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