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图书馆  发布日期:2014-01-25

  公司领导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广大员工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并规定办公用品实行以旧换新,只要能用就不能换新的,生产灌装部门要防止白酒的跑冒滴漏,严格控制损耗。

  从生产和制造方面来看,企业的成本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人工费、材料费以及其他经费。人工费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用在相关人员身上的费用;材料费是指采购组成产品的所有材料及零件的费用;其他经费则包含了水、电、煤气、燃油等能源费,以及加工费、租赁费、保险费、折旧费等。由此可见,成本包含的内容相当复杂,要想节省成本、提高利润,就必须从每一项内容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

  有一家金融机构,效益非常好,老板却要求全体职员把所有的纸都要两面用完才能扔掉。表面上看来,老板太抠门了,一张纸都要这么节省,其实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正如这位老板所说的那样:“这样做可以使公司减少支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为公司增加利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节俭精神和成本意识。”

  很多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在纸张使用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在打印机和复印机旁一般都设有三个盒子:一个用于盛放新纸,一个用于盛放只使用过一面的纸,另一个才是盛放两面都用过可以处理掉的纸。如果用过一面的纸张不便用作打印或复印,就简单整理装订后作草稿纸备用。总之一定会二次利用,从而不浪费资源。我们公司的很多部门也是这样做的,比如《古贝春报》的样报就是二次利用纸张,用反面打印。

  许多公司还规定一次性纸杯只能供客人使用。会议桌上,如果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往往客人一侧是清一色的纸杯,而公司职员这一侧则是各式各样自备的瓷杯或玻璃杯。这是因为许多企业都在提倡环保节约的理念,即使这样的小细节,也会特别作出规定。

  公司领导之所以要求员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就是希望员工能从根本上形成一种概念,那就是公司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为公司创造效益。当每一个员工都能秉持节俭的观念,并养成习惯时,就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实际效益。

  打细算、节俭办公,是许多知名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公司经营活动是由许多小事组合而成的,而成本是由各种小事聚积产生的。公司只有从小事着手,减少成本,才能积少成多,企业效益才能不断提高。

  首先,要让节俭彻底融入我们的生活,就让我们从双面打印、人走灯灭、废物利用、尽量少在室内开灯,用步行取代公车等方式开始,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平凡事当成我们实践节约的战场,把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当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并不懈地坚持下去。

  其次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尽量不浪费资源,小心地使用设备和服务设施,高效率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这样不论是运转一台机器,还是进行一次车间服务,或是打一份办公文件,员工都会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

  当然,许多有节俭意识的员工,时刻都在思考如何把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减少浪费。当使用企业财物时,他们总是想方设法避免任何可能有的损耗;在与客户谈判时,他们千方百计替企业压低各项成本,从而为企业增加利润;在经营项目时,他们会力求以最低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人们常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假如公司员工节约成本能着眼于身边小事,那企业还用担心成本降不下来吗?秦朝著名的丞相李斯有句名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企业的发展壮大与节约每一分钱的关系同样如此。所以,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把节俭意识真正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为公司节省每一分钱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