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工,柔肩撑起一片天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行管办  发布日期:2014-01-25

 

——公司倡树“九面旗帜”之一灌装女工冯景云孝亲敬老的故事

 

  我公司灌装女工冯景云多年如一日,精心服侍瘫痪在床的公公,她的孝心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她的事迹传遍了周边村镇。她两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在“倡树新典型、创造新业绩”活动中被表彰为“孝德之星”,这是我公司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一名优秀基层职工大爱情怀的高度赞扬和最高褒奖。

  “对待老人,就要拿出儿子的心态”

  这本是个幸福家庭——丈夫精明能干,冯景云则在公司上班,侍奉双亲、照看孩子,生活就这么在幸福的轨道上有条不紊地前进着……不曾想,丈夫下岗,公公患病常年卧床,一下让这个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

 谈及变故,瘦弱的冯景云脸色苍白。她说,丈夫下岗后家庭虽然贫困,但家人平安健康比啥都强。然而,2011年9月的一天,冯景云的“愿望”被打破了。公公口眼歪斜、几近昏迷被送进医院。经诊断,老人患了脑溢血,因送院及时终于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可留下的却是巨额的债务和公公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酷现实。曾经是家里顶梁柱的丈夫外出打零工,婆婆也不堪重负累倒,一切重担都落到了冯景云一个人的肩上,挣钱还债、照顾老人、抚养孩子……她坦然接受了上天对她的磨砺。

  “对象的父母也是自己的父母,对象的家人就是自己的亲人。”冯景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每天下班回到家,不管多累多忙,冯景云总是细心地为老人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翻身、擦洗、喂药、按摩,可以说,本该是儿子吃的苦她一样不落,本该是儿子受的累她咬牙硬扛。她说她就是要用儿子般的贴心、细致替丈夫尽义务。

  “对待生活,就要表现出乐观的常态”

  几次打电话了解情况,冯大姐总是非常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述她的经历,她坚强中带着惯有的乐观、豁达,让人很容易接近。冯大姐说,结婚后她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因为婆婆也有病,早晨冯景云做熟饭后总是先盛给婆婆吃,然后帮孩子穿衣,给公公喂饭,最后自己才匆忙吃一点去上班。

  面对下岗的丈夫、卧病的老人、高额的债务、年幼的孩子,是什么支撑她以乐观的心态生活至今呢?冯景云的回答很简单,也很实在:老人含辛茹苦把丈夫养大成人,现在老人有病了我就应该帮着丈夫尽孝心。为使老人早日康复,多年来冯景云经常主动给老人按胳膊揉腿,泡脚、刮胡子、剪指甲,凡是能想到的她都一一尝试着去做。

  哥哥、嫂子都在公家上班,不但照顾老人有限,就是年幼的侄女也要经常托付冯景云照料,对此她从不抱怨、也不攀比。这些年冯景云没有跟公婆红过脸,也没因家务跟哥嫂闹过别扭,待侄女就像自己的孩子,她用自己的爱心和宽容维系着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一个几经困窘的家庭充满温馨,冯景云的一段话,给出了答案:“把家人当手足,家人就会待我如亲人;对待家人,就要有困苦面前勇于替他们分忧解难的手足真情!”

  “对待工作,就要摆出感恩的姿态”

  参加工作10多年来,冯景云一直在公司灌装车间一线工作,这让她练就了一身“绝活”,无论是工作的精炼程度还是对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她都是同事中的佼佼者。但冯景云从不骄傲,每当车间来了新人,她都主动向领导申请带班,为新同事传帮带,她一遍一遍讲解,再示范;看到同事做错了,她都会很贴心地指出来,这时大家都会会心地一笑之后将错误改正。

  熟悉之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呼爱管闲事的冯景云为“冯姐”。“冯姐”之所以爱管闲事,用她的话说,“我的工作虽没有一鸣惊人的成绩,但也没有出过差错。我就是想把这些年学到的一点知识都教给新同事,更好地服务企业。”她说,这些年家庭的变故、生活的困苦之所以没有压倒自己,是因为公司为我提供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所以我要用一颗感恩之心回报公司。

  朝夕相处,大家都很尊敬他们心中的“冯姐”。同事说,“冯姐”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灌装技术,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的确,当一个人将对家庭的责任、家人的爱转化成回报企业的感恩行动后,就会产生出不可估量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冯景云是聪明的、高尚的,她用智慧、勤劳和坚韧凝聚的大爱,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了一片安逸的天空。在冯景云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古贝春人所特有的精神魅力。她以自己的勤劳质朴,以女性的贤惠细腻,以对生活的乐观豁达,把这个困境中的家打理得幸福、和睦;她用汗水和泪水将这个家浇灌,最终开出幸福之花。此刻,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只能报以敬佩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