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安保 只为发展畅通无阻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行管办 发布日期:2013-12-02
——公司倡树的“九面旗帜”之一安全部主任张子富安保工作记事
一位领导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安保如果不建强,一旦灾害降临,我们的企业就会变得很脆弱,企业发展将难以得到有力保障。
正是牢记着公司领导的信任与重托,正是背负着保护企业、职工安全利益的神圣职责,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原则、严守底线,锲而不舍狠抓企业安全建设,在激浊扬清、立身为旗中,用满腔赤诚铸就企业畅通发展的“隐形金盾”。
一道难题亟待求解——
张子富于1998年7月到公司工作,2010年1月调任公司安全部主任。古人讲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他上任的时间节点,正是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与社会各种思潮交汇的凸显时期,这给企业安保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和冲击。
面对企业摊子大、人员多、思想杂、管控难的矛盾,究竟该从哪里寻求突破?领导和职工拭目以待。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风气好坏看管理。张子富经过几天蹲点摸底发现,员工上班迟到、早退、不假外出现象较突出,这些人被职工形象地称为企业管理的“特区”。管理最难在公平,一旦管理的天平向“特区”倾斜,公司安保工作必定在职工心中失分。他果断决定,从整顿“特区户”入手破解管理难题。
照顾个人易,树起正气难。当他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一“铁腕政策”时,方方面面说情打招呼的接连不断。对此,他坚决顶住压力,先对当事人进行谈心,讲清管理对公司发展的利害,然后严格惩戒。有人对此不理解,称他“六亲不认”。然而正是他不怕得罪人,不怕背骂名,用敢于较真碰硬的作风刹住了这股歪风,使制约企业建设的管理难题相继得以破解。
一条机制初步形成——
“安全不能代表一切,但可以否定一切”,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对兄弟单位事故教训的深刻总结。张子富心里清楚,酒厂安全最怕的就是火灾,如果发生火情得不到快速有效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每当想到这些,他的肩上如同压着千斤重担。
作为公司安保重中之重,虽然此前在例行检查,隐患排除,设备检测、保养、维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队员的实战技能。怎样突破这一体制约束?张子富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最终,他把目标锁定在实战演练上。说了就算拍了就干。今年初,时值寒冬。一场以险情预警、职工疏散、干粉灭火、心理疏导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应急演练,在公司拉开帷幕。从领导到职工,从灌装车间到生产酒班,从技术员到保管员,从专职安保人员到科室安全员,参演人员体会最深的就是:说上百遍不如动手实干。
在演练的基础上,张子富积极与上级职能部门协调,谋求合作,最终实现了被动地以“我”为主向主动加强与地方协调、实施联合管、控、防转变,确保了消防工作的快捷、优质、高效,为企业发展竖起了又一安全屏障。
一个理念正在传承——
曾有人当面出难题:一个酒厂卖酒才是硬道理,对于卫生环保、企业安保、消防隐患查找,这样可有可无之事,有必要那么认真吗?面对质疑,张子富没有辩解,他只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扎根企业安保工作的决心。
从环境卫生到作风整顿,从人员管理到业务学习,从夜间巡逻到安全检查,从日常训练到消防演练……总之,该他干的他一样都不拉,该他管的他一点也不放松。他还以退伍军人为骨干组建安保队伍,24小时轮流值班巡查;制定《消防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办法》及《预案》,定期操演;实行 “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申请50万元安装高性能监控设备,对财务、库房、车间等重要部位,做到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无缝隙覆盖。创造了企业连续十几年无安全事故的新记录。
张子富连续8年被公司评为“先进”,2007年被授予“德州市优秀团干部”,2008至2009年两度荣获“德州市安全内保三等功”。如果你要问,荣誉的光环为何只与他频频相顾?或许你会在这里找到答案:今年盛夏,气温连连攀升,人们躲在屋里开着风扇都嫌热,可张子富没闲着。他带领安保人员在厂区巡逻,进车间了解情况,查看地下酒库,引导车辆有序停放……不一会儿他那略显肥胖的身体已是大汗淋漓,原本黝黑的脸晒得通红。
理念之变源于力行示范。张子富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仅在潜移默化中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配合,也使自己推行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对此,张子富感慨地说:“对待企业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要用心去呵护。现在受点委屈,甚至挨顿骂,都很正常,但是为了企业将来能够更安全畅通地发展,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