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考核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物流中心  发布日期:2013-03-02

  考核是个老话题了。有人把考核说成是上司的“法宝”,下属的“劫难”。的确,面对考核,很难有人从内心喜欢它,很多人会感觉压力倍增,甚至对于某些员工来说,考核无疑是一次噩梦重演。

  在这个高科技、知识化的社会,考核几乎无处不在,评职称要考核,升职要考核。作为检测工作和学习的一种方式,考核在目前是不可能被取消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考核。只有正确看待考核,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它们,走出考核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考核说明了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

  许多人害怕考核,就是认为考核和个人的成败相关联,考核情况不好就说明失败。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非常肤浅的。其实,考核的意义不在于成败,而是在于评估和检测。我们应该这样想,考核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并督促我们改正问题的机会,如果能抓住每次机会,我们就会不断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使自己变得更完善。

  误区二:认为考核展示了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多少。

  很多人认为考核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因而考核情况好就说明能力强,反之,说明能力低。这样的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考核仅仅能够检测我们对这次考核所涉及的内容完成了多少?完成得怎么样?而不能说明我们到底有多大的能力。每一次考核都不可能完全涵盖我们的工作面,也就不可能考查我们全部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每次考核的内容和标准本身就不一定是全面和完善的。

  误区三:认为考核的结果很重要。

  许多人最关心的就是考核结果,事实上,考核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中有什么欠缺,而不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我们完成了什么,更不是让我们用结果去攀比。从小的方面来讲,可以把每次考核看作一次补漏活动,以此来指导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生会有很多次考核,不能把目光仅局限于考核分数上,关键在于我们能收获什么,以后要做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考核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考核只是检测,是为了让我们找出自己工作学习中的问题;考核能够给我们启发,提示我们以后应该如何学习;考核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有所收益。正确地看待考核,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更为和谐,在工作学习中更有方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