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创伟业 和衷共济谱新篇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报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2-06-02
编者按:
从1952年建厂的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勃勃生机,从国营企业到股份制改造,从默默无闻到山东第一直至中国驰名,如今我公司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雨路程。六十年虽短,却已凝固成了历史,一代代创业者的名字,还有他们走过的足迹,就像一枚枚恒久的钻石,将会在时空的深处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成为所有古贝春人永不磨灭的记忆……为纪念我公司建厂六十周年华诞,本报从本期开始隆重推出“纪念建厂六十周年系列报道”,分为“历程篇”、“质量篇”、“文化篇”三个系列,以期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公司创业的光辉历程。
风雨同舟创伟业 和衷共济谱新篇
——纪念我公司建厂六十周年系列报道之历程篇
2011年8月20日晚,酒仙山前。张子文、马绍星、杜安民三位老一辈创业者的雕塑静静地伫立在夜色中。白天的喧闹已经趋于平静,明天,他们将和所有古贝春人一起迎来神圣的“古贝春封坛大典”。从1952年建厂初期的艰难跋涉到2011年“封坛大典”的辉煌展示,将近一个甲子的风雨历程,公司的企业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于以他们为代表的老一辈创业者来说,心中何止感慨万千?
第一次创业:梦想在风雨中起航
三角型酒瓶、舒体字“古贝春”、黑色商标、醇香甘洌的美酒……这些熟悉的字眼是很多人隐藏在心底挥之不去的烙印,这种酒就是1978年诞生的古贝春。古贝春的诞生被称为我公司的“第一次创业”,从那以后,所有古贝春人都有了一个梦想:创名牌。为了这个梦想,古贝春品牌的创始人张子文带领酒厂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直到1989年全国第五届评酒会期间,身在病榻上挂着吊瓶的张子文书记还把主持全厂工作的副厂长陈华岭和生产厂长马绍星叫到床前,多次询问北京评酒的消息……他不相信,自古就盛产美酒的家乡,会造不出一个“全国名牌”。
武城自古就依靠大运河的水质甘美和丰厚的五谷原料盛产美酒。1952年,世代在运河两岸经营的柴、何、胡、马、孙五家酒作坊自发合并,建立了“国营武城酒厂”的前身。1958年,“国营武城酒厂”在此基础上正式建厂,厂址在现在的老城镇小屯村西。建厂之时,酒厂职工程谋廷等人从运河边挪来一株小柳树苗植于厂内门口处,作为建厂的纪念。54年过去了,它已长成躯干直径约80厘米、树冠直径达十余米的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人称“醉柳”。如今,它已作为酒厂的一件文物被保护起来。1998年,由我公司顾问高步云先生撰词、武城县书协主席王秉新先生题写的“酒魂醉柳同岁月,枯荣风雨共沧桑”的诗句被镌刻在醉柳的水泥护栏上。
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正式建厂后的武城酒厂一直处于经营不善的境地。她就像一个脚步蹒跚的婴儿,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随时都有跌倒的危险。然而,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种不幸都是灾难,逆境往往是一种爱的祝福,一种成功的暗示与预告。
1975年3月,酒厂迎来了改写她历史的张子文书记。这个外貌粗黑的汉子心中却有着超乎常人的远见与执著——他要让草堆里飞出金凤凰。5月,张子文请回马绍星,组织研制优质粮食酒“武城特曲”。经过昼夜奋战,“武城特曲”终于在翌年5月份研制成功,并和“武城大曲”双双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当年,酒厂实现销售收入达108.65万元,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从此“武城大曲”、“武城特曲”连年蝉联“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在全省白酒行评中屡拔头筹,开始稳坐山东省质量第一的交椅。
1978年4月,“古贝春”试制成功,其工艺为五粮清蒸清烧;其三角瓶型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汉民及弟子马雄设计。自此,“武城大曲”、“武城特曲”更名“古贝大曲”、“古贝特曲”。古贝春研制成功以后,产品供不应求,酒厂成为武城县“四大经济支柱之一”。为适应发展需要,酒厂于1983年投资800万元筹建新城酒厂,占地102.5亩,并于1985年投入使用。1984年8月,轻工部举行全国白酒行评,“古贝春”获“轻工部优质产品”(铜杯)奖。
选择风雨是所有创业者共同的性格。古贝春研制成功后,张子文并不满足,他琢磨着再开发一个新品种。古贝春,浓香型,那么只能在南方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产的酱香型白酒能不能在北方扎根呢?通过多方努力,刚卸任的茅台酒厂生产技术科长杜安民先生被张子文请到了武城酒厂,张子文像刘备请到了诸葛亮,奉为上宾,陪着他一起在车间里摸爬滚打,眼巴巴地守望着“北方茅台”的降生。1986年,酱香型白酒“东阳好酒”终于问世,后改名为“古贝元”酒。古贝元酒研制成功后,以她幽雅细腻的风格独领风骚。1988年,著名营养专家、中央领导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为古贝元题词:不是茅台,醇似茅台,空杯留香,香袭人。而杜安民老先生,哼着他的南方小调,在酒厂一干就是10年。
1989年,张子文同志因病离开工作岗位,但他依然牵挂着酒厂的大事小情,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虽然他没能实现将古贝春打造成“全国驰名”的夙愿,但他带领古贝春人实现了古贝春的第一次腾飞,张子文同志艰苦创业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代古贝春人继续向着这个目标扬帆远航!
第二次创业:彩虹在风雨后绽放
从1989年到1995年,武城酒厂由于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白酒市场惨烈的竞争,再次跌入低谷。1991年7月,古贝春、古贝元凭借质量优势在布鲁赛尔举行的国际白酒评选中分别荣获“第29届世界优质产品评选大赛金、银奖”,1993年,武城酒厂扩建为古贝春集团总公司,下设新厂、老厂、纸箱厂等7个经营单位,但由于经营不善,仍然摆脱不了徘徊不前的命运。武城酒厂,就像一只断翼的雏鹰,多么盼望能够再次翱翔在蓝天之中。
1996年元月6日,武城县委决定选调时任老城商业大楼总经理的周晓峰同志任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周总上任以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以他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和辛勤付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章立制、挂账停息、跑原料、发工资……酒厂的烟囱再一次冒了烟。古贝春集团,这一头病倒的大象终于又睁开了双眼。
公司正常运转之后,周总便确立了“眼睛向外攀高亲,依托名厂创名牌”的发展战略。1996年3月,经多方努力,我公司与五粮液酒厂达成技术合作协议,成为以五粮液酒厂为组长的浓香型第二协作组会员厂。并于当月中旬由时任公司副总经理的张庆昌同志带队,带领生产、技术部门的五名同志赴四川五粮液酒厂学习、培训。当年秋天,“五星级”古贝春、绿磁化古贝春推出市场。其中五星级古贝春采用五粮液生产技术和工艺,填补了山东省无浓香型高档白酒的空白。当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三千万元大关,一举扭亏为盈。
借助“五星级”带来的市场效应,公司及时推出兼香型“四星级”和浓香型“三星级”等星级系列和“宝石”系列白酒,引爆了市场。同时确立了“一体两翼”式市场发展战略,以运河两岸为轴,辐射发展。至2000年销售收入达1.688亿元,建厂以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1999年10月份,我公司进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企业改制工作,在古贝春集团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山东省武城古贝春有限责任公司”,由地方国营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轨。当月16日,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周晓峰同志被选举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改制后的新公司一身轻装,体内奔涌着创业的激情,销售收入连年保持30%以上的速度快速递增,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这是一串令人振奋的消息:
2000年8月份,“古贝春”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2003年2月7日,古贝春酒被“中国社会调查所”授予“中国公认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2004年4月26日上午,我公司“2004年新产品新闻发布会”在德州大酒店火爆登场,著名相声大师马季先生以古贝春企业形象代言人的身份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2004年11月26日上午,“古贝春公司新厂灌装车间‘全国青年文明号’揭牌仪式”在公司院内隆重举行。
2005年3月份,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公布了“2004年度中国酿酒行业百强企业名单”,我公司榜上有名,在其中的知名白酒企业中名列第27位。
……
2005年是我公司闪光的一年。当年3月,我公司参加了在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召开的“2005年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会”。38度古贝春在低度酒鉴评中位居第一名,52度古贝春在高度酒鉴评中名列第二名!从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至今,时隔16年,古贝春酒终于在强手如林的浓香型精品中脱颖而出,登上了全国白酒质量第一的巅峰!
当年9月10日上午,我公司十万吨白酒扩产项目一期工程举行奠基仪式,正式拉开了古贝春进军中国白酒十强、争做长江以北最大五粮型白酒酿造基地的序幕。该工程占地约180亩,项目投资约2亿元,主要建设省级以上高标准科研中心、化验中心和现代化酿酒车间、灌装车间及相关配套设备等。工程于2006年底建成投产,新增成品酒产量3万吨以上,实现成品酒总产量5万吨。
当年11月底,公司再传捷报,“古贝春”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致公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华夏酒报社、山东电视台、德州市委市政府等党派团体、行业部门、新闻媒体和行政机关以及业务往来单位等纷纷致电祝贺,一时间贺电如雪,宾客盈门。
此后,县委、县政府和我公司制定了“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发展规划。当年,热电联产、生物科技、粉煤灰制砖三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以创建名牌为标志的第二次创业,使古贝春实现了从“山东第一”到“全国第一”,从“山东著名”到“中国驰名”,从“单一经营”到“多元发展”的华丽转身,为产品走向全国、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次创业:我们永远在路上
2009年5月,我公司顺应多元化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发展形势,制定了以扩张主业规模、拓展多元项目为标志的第三次创业战略规划,其总体规划是:在实现已建的热电联产、生物科技、粉煤灰制砖三大项目投产增效的同时,新上十万吨白酒扩产二期工程自建项目和玉米深加工、玻璃制瓶、陶瓷制瓶、彩印包装四大招商项目以及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届时,我公司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北第一酒城”。
29日,第三次创业项目之一,“公司十万吨白酒扩产(二期)工程”动工,修建了江北最大的机械化酿酒车间、总面积7000平方米的酒库楼和6000平方米的储酒罐库,储酒能力创建厂以来最高纪录,于翌年9月份竣工投产,公司年产10万吨优质白酒的目标变为了现实。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古贝春的各项荣誉也纷至沓来: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国务院特供酒、中国著名品牌、中华老字号、联合国千年金奖……这些荣誉的获得,为古贝春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创造了先决条件。
为此,周晓峰董事长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高端白酒品牌的构想,吹响了向全国进军的号角。2010年11月28日,由我公司隆重推出的中国人文鉴赏级白酒——国蕴酒,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开发研讨会,该酒不但拥有稀世品质,且代表着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中央、省、市、县的各级领导专家对国蕴酒给予高度评价。各大媒体纷纷预测:“国蕴”酒作为一种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高端白酒横空出世,将引领中国白酒消费新趋势——古贝春也将迎来“国蕴”品牌时代。
2011年,我公司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了打造“一城、一园、一基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分别建设占地6平方公里的“中国古贝春酒城”、“古贝春科技工业园”和五万亩“良种繁育基地”,通过无公害原料、绝对清洁的生产过程打造绿色、有机的生态美酒,力争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实现白酒主业50亿元、多元项目50亿元的宏伟目标。
……
周晓峰相信,做企业不像踢足球,没有中场休息。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选择风雨意味着加倍的付出,为此他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由于长期忘我地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人也比刚来时明显地消瘦了,但他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仍然不顾身体地拼命工作。其实,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总早已不在乎名利,也不想证明自己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他只是饥渴,在这一点上,他固执地就像一个最单纯、最执着的孩子,风里、雨里、曲折、痛苦他都不怕,只要让他做,他马上会破涕为笑。这是一种滔滔不绝的激情,化为了绵延不绝的憧憬,这种翻卷的如洪水般的创业激情一旦涌来,再也无可抵挡。虽然这种状态不一定能导致一个品牌帝国的诞生,但是品牌帝国一定来自于此。
在路上,我们仍然继续前行,开拓进取、探索创新!
在路上,我们仍然接受历史的考验,不断地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在路上,我们祝福古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