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重责 道义至高远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报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1-12-01

——我公司发展中不忘践行社会责任

  古老的大运河,在鲁西北平原甩了一个弯,孕育了一方的水美谷丰,也造就了一个物埠繁华、商家云集之地。据考证,武城史称“贝州”,其酿酒历史源远流长,从商代的国酒秬鬯到唐代的状元红,从宋代的小米香又到今天的古贝春,都诞生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取名“古贝春”,其意为“古代产佳酿的贝州又焕发了青春”。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壮大的古贝春集团,在发展中始终关注社会和谐进步,把履行社会责任贯穿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构建和完善科学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公益心回馈社会,努力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创新工艺  传统瑰宝更灿烂

  我公司的前身是1952年由当地几家有名的酒作坊自发组建而成。1958年“大跃进”时期成立“国营武城酒厂”,至1975年的17年中,由于受经济体制的限制,酒厂一直徘徊不前。1975年,张子文书记来到酒厂,总结武城古老的酿酒工艺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古贝春”、“古贝元”系列美酒,使古贝春公司实现了第一次崛起。

  1996年,公司董事长周晓峰上任伊始,便以一个企业家的敏锐眼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到:继承和保护古贝春传统酿造技艺,将古贝春酒文化发扬光大是时代赋予古贝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使命。于是,在他的积极倡导和亲自策划下,古贝春酒的酿造工艺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得到创新和发展。当年古贝春的主要研制者马绍兴的传人董福新,是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继承者,他被周总委以重任:担任生产管理部的主任,全面负责古贝春酒的酿造与工艺创新。在周总的大力支持下,董福新带领生产部技术人员对古贝春的传统酿造技艺在继承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其中包括:对传统的清蒸清烧浓香生产工艺进行了17个方面的工艺改革;在传统的平板曲工艺上,独创出长江以北独此一家的偏中高温“包包曲”;研发了驯化菌种和野生菌种相结合的人工窖泥工艺;对传统的浓香型三大工艺进行改革,研制出了全国首创至今独一无二的的混蒸小跑窖工艺;对传统的酱香型生产工艺进行了小甑、大窖、保暖人造环境的三大工艺革新;特别是引进五粮液生产工艺以后,他又在古贝春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21个方面的创新,开创了混蒸混烧五粮跑窖工艺,本工艺以多粮、跑窖、包包曲、三高一低、一长的特性使古贝春的内在质量连年上升,被山东省轻工办评为“优秀质量管理奖”,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轻工业科学进步二等奖”。五粮古贝春混蒸混烧跑窖工艺承前启后,经过几代传人的千锤百炼,使这块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加光辉灿烂。古贝春的生产工艺由此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底,古贝春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0年,周总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授予“中国酒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贡献奖”。

奉献社会  历史将永远铭记

  在当今社会,许多企业急功近利,在自身和公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或者说,对社会公益事业漠然地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法。而在我公司,在周总的心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他,成为古贝春集团责无旁贷的义务。
 “个人奋斗的价值是什么?企业发展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当很多人对古贝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的事迹发出赞叹时,周总这样回答。

  关注弱势群体。1996年,武城县甲马营乡15岁的初中生荀爱香因父母离异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困境。我公司在自身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及时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承担荀爱香求学期间的一切学杂费,直到其参加工作有收入为止。在10月30日的签订资助协议座谈会上,在最困难时没掉过泪的荀爱香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泣不成声……;
2009年10月18日,在德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纪检书记王殿凯主持下,周总与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袁敬华签订了协议书。根据协议,我公司今后将长期为该校的聋残儿提供就业岗位,在食宿、劳保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并享受正常员工在住房、培训、教育等方面的一切福利待遇。“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聋残儿的就业问题,解除他们个人和家庭的后顾之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企业的一份力量。”周晓峰总经理真挚地说。

  今年的封坛大典上,我公司刚开发的中国人文鉴赏级白酒——“国蕴”酒进行了现场拍卖活动,拍卖所得50万元当场捐赠给了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学校,年仅8岁的聋残儿学生代表在台上用稚嫩的声音向在场的观众表示感谢……

  送文艺下乡。1998年3月,我公司投资15万元,成立“古贝春艺术团”,每年在周边县市演出上百场,以此为开端,“古贝春京剧社”、“古贝春秧歌队”、“古贝春锣鼓队”、“古贝春书画院”先后成立,这些艺术团体为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2002年至今,我公司已经在德州市举办了九届酒文化节,马季、李谷一、韩红、蔡明、孙楠、冯巩等数十位笑星、歌星来到老百姓的身边,登台献艺,成为德州市文化活动之翘楚。古贝春酒文化节为活跃运河地域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德州市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今年国庆节期间,由我公司冠名赞助的德州市“心连心艺术团”在德州11县市及河北省重点县市开展了“建设幸福德州•送演出下基层”活动,演出近20多场,吸引了上万观众到现场观看。

  大爱无疆。自2007年开始,我公司每年都在全市范围内对困难职工进行爱心捐赠,5年来,共捐赠了价值60余万元的棉被、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物资,惠及15000多户困难家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我公司先是紧急捐款十万元,随后又通过山东省红十字会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价值300万元的救灾物资;

  2010年4月12日,我公司为支援西南五省抗旱救灾,为旱区捐赠60吨矿泉水;

  2010年8月4日,我公司向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提供了500万元的赞助物资;

  2011年8月26日,我公司向“中国•德州第二届太阳能开发利用博览会”捐赠了价值人民币150万元的物资;

  古贝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事迹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但是周总说,今后的道路很漫长,公司在今后的岁月里,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定会为家乡、为全国的社会公益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节能环保  绿色崛起意正浓

  近年来,我公司不断扩大再生产,先后建成了10万吨白酒扩产项目及热电联产项目,在连续十几年经济效益指标实现年均递增30%的同时,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于是,我公司积极探索循环节水、酒糟利用等节能降耗新路子,取得了可喜成果。公司过去将水用过一次以后,经过一定处理后排放,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为节约水资源,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对供水系统实施改造,采取闭路循环、分类供水。建成灌装车间冲瓶水和酿酒用冷凝水回收系统后,将灌装洗瓶用水、酿酒生产用水等回收再利用,成功做到了多次循环、一水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同比节约用水50多万吨。

  酿酒企业的固体废弃物酒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我公司以往是将少部分酒糟卖给农民养猪,大部分扔掉。为从根本上解决酒糟废弃物问题,年初公司成立了“无害化、科学化、效益化”研究小组,经过刻苦攻关,终于实现了酒糟烘干后作为锅炉燃料,锅炉燃烧生产的蒸汽供主业酿酒,成功地把废物变成了资源,提高了酒糟的附加值,实现了酒糟的循环再利用,年可为企业增加效益300多万元。

  公司生产用水的处理关系周边的生态环境。去年,我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生产用水3000吨,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同时对厂区的排污管道进行彻底整改,实现“雨污分流”,为实现企业的“清洁的生产环境,无公害的工艺流程,绿色环保的产品,致力于环保的企业公民”的环保理念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