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美酒运河魂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德州市酒文化研究会顾问 时云山 发布日期:2021-05-10
酒,是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饮食风俗,是运河文化的重要方面。武城美酒古贝春与运河文化的关系,人们通常爱用三句话来概括,即:古贝之春运水中;买好酒,贝州走,大船开到城门口;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近期,笔者致力于对这三句话的研究挖掘,有了新的发现。
古贝之春运水中
好水出好酒。凡名酒皆出自名水。茅台如是,五粮液如是,武城美酒古贝春也概莫能外。原山东省委书记、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曾赋诗赞古贝春曰:“嘉樽古宴诗兰陵,晶盅今席话武城;醇香甘冽神州誉,古贝之春运水中。”老先生一语中的,点明了古贝春的渊源根脉。关于清澈甘洌的运河之水酿造古贝美酒的故事,前人之述备矣,此不赘言。
从运河文化研究的角度,笔者在此想进一步说明,武城运河不仅给古贝美酒的酿造提供了优质的水源,而且还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原料——红高梁。这是有武城运河的独特性决定的:
一是独特的运河河道。俗语:甲马营、一盘绳,曲里拐弯到临清。京杭大运河武城县(指现境。下同)段河道最大特点就是弯多,并且是有意设计的。按水利术语讲,一是为了“以杀水势”,二是“三弯抵一闸”——放缓水流以抬高水位,利于漕运。武城县境内62千米的运河河道,不算甲马营、朱家圈这样的椅子圈大弯,至少还有37处河弯。(因为每一处险工处就是一个河弯,史载,此段有险工37处)。河道多弯,必然易决,常年给武城带来洪涝灾害,十年九决,淹毁洼地良田。《恩县志》载:运河东决,先灌沙河,再无宣泄之处,西溢淹武城,东堤决口则直淹恩洼。
二是独特的地理环境。运河研究业内人士皆知,在武城境内,中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绝不仅仅是一条水道,而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河侧,有千里大运河最下游一个滞洪区——恩县洼滞洪区(俗称北大洼),有北宋庆历年间黄河决口形成的一条大河故渎——武城西沙河;续漳卫运河而下的,还有远古时期大禹曾治理过的鬲津河(今称四女寺减河)。遍布全县的,还有历史以来黄河冲积平原时尾流静水形成的许多碟形洼地,如,祝官屯大洼,“莲花池”洼地,祝庄大洼等。这些地域都易涝易淹,有的干脆直接就是行洪、蓄洪、滞洪的专属区域。
三是独特的运河水情。武城运河闹洪水的规律,是“七下八上”,民称“秋傻子”。即,每年七月下旬八月上旬立秋以后,运河像傻了一样发大水,引起决口成灾。武城人民在长期的抗洪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适宜的种植制度。河圈地,水好水便,土沙地平,多种植瓜菜,闻名遐迩的武城西瓜、大白菜应运而生;沿河高地,种植耐旱经济作物,棉花、谷子,成了外销的大宗产品;北大洼、西沙河及各处洼地,能种小麦的则抢一季麦子,或种点豆类早秋作物,而大部分种植的则是耐涝的红高粱。只要不没穗,即是在水里高粱也能正常生长成熟。整个恩洼滞洪区325平方千米,折合面积48、43万亩;西沙河长30千米,平均宽1500米,约计6、7万亩;“莲花池”东西3千米,南北 5千米,计有 2、235 万亩,武城夏津各半,武城此洼地约1、12万亩。当然,其中包括村庄、沟渠、道路等非耕地面积;即是这些,也不一定全种高粱。算上辖内各类洼地在内,自明永乐朝至解放前的几百年间,武城常年高粱种植面积,估计在30万亩左右,多的年份会超过45万亩,约能占到总种植面积的 50%。
丰富而充足的酿酒原料,为武城白酒酿造业的起步、发展、壮大,特别是为建设十里酒城、为国家级优质白酒的创造,准备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买好酒,武城走,大船开到城门口
大船开到城门口,是武城老县城的真实写照。宋大观元年(1107 ),原在河西祖杨附近的武城县城,因运河西决淹毁城池,而于大观二年(1108)迁建县城于永济渠东岸。自此至1973年县城再次搬迁,武城县城在老城镇865年。由此来看,不论是隋唐大运河,还是京杭大运河,武城县城在老武城期间,其城池一直位于河道岸边(元末明初始,又发展成城跨两岸),城门临近运河码头,西城门楼能倒影在运河水中,给武城平添了“层城夕照”的景观。尽管后来运河西滚,河道离县城西门远了,并见缝插针地建起了西关村,但是,河道却离河西街近了。殊不知,武城县城是跨河而建的,商贸活动和机构设施全在西岸。大船开到城门口的景象仍然名副其实。
人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买好酒,贝州走,大船开到城门口”,也是对的,它与以上的“武城走”,不是矛盾关系,而是承续关系。
后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始设贝州,隋大业7年(611)永济渠开始通航。贝州始终位于河侧,呈现出“大船开到城门口”的酒业繁荣景象。史载,自隋唐至宋初,贝州一直是黄河以北最大的官仓(储粮),在隋炀帝、唐太宗征讨高丽和宋太宗与萧太后宋金对抗的战争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即是唐武德6年(623)至武德8年(625)贝州州治东迁历亭县城(今旧城)的近2年间,依然是“大船开到城门口”的景象,因为,当时的永济渠正经过历亭(旧城)城南。到宋庆历8年1048年,因王则起义而导致贝州改名恩州,贝州的“大船开到城门口”的景象维持了437年。再到宋大观2年(1108)武城县城又接续上了“大船开到城门口”的景象,一直延续到1973年武城县城再次搬迁。
这首反映武城美酒繁盛景象的古老民谣,应该是一首两段,前段说贝州,后段接武城,两段相连,时跨1300多年。“大船开到城门口”这一酒业繁荣昌盛典型场面,反映了武城美酒古贝春的历史悠久和源远流长。
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
千年大运河,源远流长;万家古贝春,四海飘香。那么,武城美酒又是怎样在千年的时光里走向四海万家的呢?
大船开到城门口,仅说美酒沿水路而走,缘大船以销。而武城美酒的扩展和外销,则从来是水陆并进的;而元明清时期的武城陆路交通,又多半是缘运河而发展兴起的。大家知道,元初,忽必烈重用郭守敬,修通了通惠河,新开了会通河(1289),由此成就了京杭大运河。但是,几百里的会通河,因地势较高,水源不足,而行船困难,常常以小船运输为主;特别是汶上县南旺镇一带,地高异常,比济宁河道高出21丈,人称“水脊”,过南旺的船只简直就是往天上走一遭。此处只有夏季水大时能短暂通过小船,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里不能通航。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永乐九年(1411)宋礼与白英建设好南旺工程。
在这期间的百余年间,京杭大运河的南粮北运是如何实现的呢?查漕运资料得知,顺京杭运河南来的漕粮,运至济宁后(清光绪朝以前,黄河还在济宁以南),即卸船装车,改作陆路,车运到临清至四女寺沿河各码头,再装船水运,送达德州、天津官仓,或直接运抵皇城、通州。相关资料显示,运河临清以下有清河县的油坊镇码头、夏津县的渡口驿镇码头、武城县城码头、甲马营镇码头、恩县四女寺镇码头,这些城镇只有甲马营专设有漕粮转运机构--递运所。这充分说明,当年甲马营镇是漕粮转运的重要码头,抑或是最大、唯一的码头。武城县很可能承担了转运的主要任务。甲马营递运所一直到清末光绪年间,京杭大运河因黄河决口断航才予裁撤。可以想象,武城沿河码头人来车往,武城大地车水马龙,纷纷转运漕粮的交通繁忙场景。这就带动和促进了武城美酒古贝春的外销和发展。
古贝美酒运河魂。吾赋诗以赞:
古贝之州运河滨,巧工酿就大河魂;帆船开到城门口,十里酒香十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