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怪才郑板桥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文化中心顾问李宽云  发布日期:2018-08-08

      “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大半生生活在京杭大运河沿线。他祖籍苏州,生于江苏兴化,中年客居扬州,老年任山东范县县令,晚年往来于兴化与扬州之间。运河流域出才子也出美酒,郑板桥就是一位酒中悟道的才子,酒后或作诗或书画,品调别具一格。他为官清正,关心百姓疾苦,以正直和聪慧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佳话。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郑板桥的曾祖父是个文化人,祖父是当地的文官,父亲则是有名的私塾教师。郑板桥出生于1693年(康熙32年),其时家道中落,但足以维持温饱。郑板桥少时随父读书,八、九岁时已能作文联对。他家的草堂栽有竹子,阳光把摇曳多姿的竹影投射到窗户纸上,好似一幅幅墨竹图,还不太懂事的郑板桥就拿起笔在窗纸上临摹,在师法自然中走上了艺术道路。20岁时,郑板桥考取了秀才。那时候的秀才讲究精通四艺:琴棋书画。郑板桥本来就喜欢画画,古语说“书画同源”,于是他又在书法上下了一番功夫。

      郑板桥做事常常别出心裁。他的书法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以兰草画法入笔,揉合篆、隶、草、楷、行,创造了一种“乱石铺阶式”的“板桥体”,在官方倡导的“馆阁体”中显得别具一格,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一次,他应好友李君之请,赴宴祝寿。不料天不作美,滂沱大雨下个不停,风吼树摇,天昏地暗,宾主都感觉有些扫兴。祝寿仪式开始,宾客打起精神献诗题字贺寿。最后轮到郑板桥,他提笔连写了两个“奈何”,众人不由得一惊:贺寿理应写些喜庆之词,心情再不好也不能这样起句呀?接着郑板桥又写了“可奈何”,大家面面相觑,有性急的人刚要开口指责,只见郑板桥饱蘸浓墨,笔走龙蛇,顷刻间一首先抑后扬的贺寿诗呈现在众人眼前:

      奈何奈何可奈何,

     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李公寿,

      寿比滂沱雨更多。

      众人一见,禁不住拍手叫好,举杯相庆,尽欢而散。

      郑板桥做事出人意料,其命运也大体相似。他三岁丧母,父亲为他娶了一位继母,所幸这位继母温柔贤惠,视板桥如己出。可惜的是,郑板桥14岁时,继母也病逝了。多亏乳母费氏,不仅悉心周到地照顾他,还培养了他善良正直的品格。郑板桥考中秀才后,效仿前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沿运河北上,浏览了被称为“运河都江堰”的“南旺分水坝”,瞻仰了临清的舍利塔和通州的燃灯塔,到京都后投师访友,品酒论诗,非常惬意。然而,这时的郑板桥毕竟已成家,生育了二女一子,需要为生活而奔波,于是子承父业设私塾教书。郑板桥30岁时,父亲去世,生活陷于困顿,无奈弃馆去扬州卖画为生。不久他的幼子夭折,几年后又中年丧妻。坎坷的人生,反而激发了郑板桥挑战命运的勇气,他苦读诗书,研习书画,在40岁那年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至此,郑板桥终于过上了亦酒亦诗、亦书亦画的理想生活,其才华也为他招来了一桩良缘。1735年春的一天,郑板桥独自到扬州城南的文峰塔游玩。文峰塔建于明朝万历十年,高四十米,相传是为使扬州学子在科举场上出人头地而得名。登上塔顶,近观运河,远眺长江,城廊荒郊尽收眼底。郑板桥游览时久,感觉口喝,见附近岗坡上有一茅屋,便前去讨水喝。一位老太太招呼他进屋,郑板桥见屋内虽然简朴,壁间却贴着他写的名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板桥顿感亲切,问老太太可否认识郑板桥?老太太说久闻大名,不曾见过。郑板桥说在下便是,老太太一声惊呼,一位美少女翩然而至。老太太道:“这是小女饶五娘,通点文墨,非常崇拜先生。今日三生有幸,可以当面请教了。”那少女也异常欣喜,为郑板桥沏茶倒水,然后像老朋友一样与郑板桥谈论诗词书画,虔诚而不造作,大方而不轻佻。郑板桥没想到在荒郊茅舍能遇上一位才貌双全的知音,惊喜之下,文思泉涌,妙语如珠,不知不觉天已中午。少女催老娘备饭招待,郑板桥略作客套,欣然从命。席间,少女向郑板桥敬酒,二人谈兴愈浓。老太太趁机对板桥说道:“老身丈夫已故,只有五个女儿,四个已出阁。五娘年已十七,尚未许配人家。听说先生丧妻,如不嫌弃,愿将小女许配先生。”板桥一听,喜出望外,如实说道:“小姐美貌,又当妙龄;学生年过四十,家境也不富裕,只恐委屈小姐。”老太太摆手道:“五娘爱慕先生才华,老身敬重先生人品,其它无足轻重。”郑板桥于是重新拜见岳母,承诺两年后进京考取功名便来迎娶五娘。有道 是:爱情往往能激发人的潜能。两年后郑板桥如愿考取进士,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佳人伴读、红袖添香的家境中,郑板桥诗书画精品叠出,成为名噪一时的“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郑板桥50岁时,被朝廷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按官场惯例,这把年纪理应退隐田园,享受天伦之乐,但郑板桥却是雄心勃发地老将出马。到了范县闻听前任不理民情,郑板桥很是气愤,下令将县衙墙壁凿了几个窟窿,下属问为何故?他说:“出出前官的恶习俗气!”范县人少且穷,但一条运河将故乡、扬州连成一线,郑板桥很喜欢这个地方,他感慨道:“运河水好,沏茶茶香,酿酒酒甜,浇地旺庄稼。守着它受穷,无异抱着金饭碗讨饭。”他一身布衣到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倾听百姓需求,兴修水利,铺路架桥,惩治凶顽,扶危济困。百姓很快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都把他当成父母兄弟看待。有一次,郑板桥资助一位学子进京赶考,考生返乡时给郑板桥带来一坛“菊酒”。郑板桥问酒从何来,考生道:“北去不远,便是东昌府临清州武城县,运河巡境,盛产五谷,有酿酒传统。这即是该县出产的‘菊酒’,即采下初开的甘菊花,掺入粮食中酿酒,放至次年饮用。此酒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销往外埠,如今工艺更臻完善,酒中又加入了地黄、当归、枸杞等草药,口味既佳,又有祛病强身之疗效。”板桥笑道:“我闻‘菊酒’之名,已觉亲近。我喜画竹兰,‘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菊花入酒,堪称‘君子酒’,可品而验之。”一口酒下肚,连称“开心之物”。此后到乡间走访,常随身携带,累了就喝一口,不仅解乏,而且触发创作灵感,自感其乐融融。曹州知府下来视察,在县衙里找不到他,寻到乡下发现这位县太爷正躺在农家场院里打盹。知府问他,他说:“县小公务少,可卧而理之。”知府一笑说:“久闻君名,果有怪才。”上司说有怪才,郑板桥就真露了一手。一天,有人将一小和尚与一小尼姑绑缚到县衙大堂,说他们私通,玷污国法佛法,要求县令重判。老百姓听说出了桃色案件,将县衙大堂挤得水泄不通。郑板桥先让一僧一尼供述,原来这两人是情投意合的恋人,因父母之命不能结合,双双出家,后寻机私奔时被人发现。郑板桥问清原委,顿生同情之心,但此事关乎法纪,于是故意把惊堂木拍得山响,大声宣判道:“僧尼偷情,国法难容;赶出佛门,还俗成亲。”人群中有些好事之徒,原以为郑板桥会将这二人剥衣游街,然后“沉猪笼”,一看“好戏”没了,便欲挑唆闹事。板桥见状,大声念判词道: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规寂,此后敲门月影摇。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糊涂县令郑板桥。

      众百姓一听,都明白这是郑大人善意成全,齐声欢呼,称颂不已。

      五年后,郑板桥调任山东莱州潍县县令。从贫困小县到富庶大县,虽是平级调动,但薪俸增加了,本来也值得庆幸,但这一时期的潍县却遇上历史上少有的自然灾害,瘟疫、旱灾、涝灾、盐碱灾接踵而至,田园荒芜,哀鸿遍野。郑板桥心如刀绞,他将自己的“养廉银”捐献出来,接着下令开仓放粮。下属劝阻道:“大人爱民如子,我等敬服。但不经申报开仓放粮,一旦追责,轻者丢官罢职,重则入狱杀头。请大人三思而后行!”郑板桥怒喝道:“这是什么时候?每天都有人饿死。如果等申报辗转批复下来,人都死光了!你等按令行事,有天大的罪责我一人承担!”他还下令让囤积粮食的富户人家,按平价把米粮卖给官府用于救灾。郑板桥三管齐下,潍县上万饥民得以活命,纷纷称颂菩萨再生。然而,本县的富户人家却恨得咬牙切齿,他们聚在一起商议道:“历任县令都把我等奉为座上宾,诸事照应,自己也捞些好处。偏偏这位姓郑的凡事都偏向穷百姓,平日不照应也还罢了,又来虎口拔牙。谁不知道大灾之年,就是我等囤积居奇、大发横财之时?眼下要尽快到上边打通关节,网络罪状,将此人铲除!”不久,便有吏部派人查证郑板桥的“贪污”行为,查证无果,又以“擅自开仓放粮”的罪名将郑板桥免去知县职务。此时郑板桥已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他愤然写下了众人皆知的“难得湖涂”横幅,并注解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对罢官郑板桥并不在意,他挂心的还是老百姓,他转交给山东布政使一幅墨竹图,题诗曰:“衙斋卧听潇潇雨,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布政使深受感动,叮嘱他放心还乡。郑板桥顿感无官一身轻,1753年春,板桥老夫子与来时一样,三头毛驴驮着全部家当踏上归途。潍县上万百姓夹道跪拜,结队送行,直送到了五十里开外的昌乐县境,一壶壶热茶,一杯杯清酒,直喝得老夫子两腋生风。到了范县,众百姓听说郑大人罢官回乡,纷纷拿出家里的好东西到码头上送行。郑板桥眼含热泪说:“乡亲们的盛情我领了。我盘缠尽够,衣食无忧,带上一坛菊酒足矣。”

      郑板桥“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携黄狗一只、兰花一盆,悠悠然来到扬州,仍以卖字画为生。文朋画友都道有失身份。郑板桥却笑道:“画价即身价。”他将一张《润格》贴在门口,还配有一首诗曰:“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语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消息传出,全城轰动。一天夜里,细雨如丝,郑板桥辗转不眠,这时有小偷撬门而入。郑板桥心想:都说“偷风不偷雨”,看来这是穷急眼了,眼下屋里没有钱财,还是来文的让他走路为妙。于是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随即又听板桥吟道:“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一听无物可偷,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有狗把门,那就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听一句:“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把小偷都逗乐了。

      看官须问:那郑板桥不是卖字画挣钱吗?为何“床头金银无半文”?原来,郑板桥虽然卖字画为生,却给自己规定“三不卖”:达官贵人不卖;钱够花时不卖;不高兴时不卖。如此一来,他也挣不多少钱,更何况他还时常接济人呢?郑板桥一生不尚奢华,“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便是理想中的生活;如果隔三差五地能喝点小酒、吃点狗肉,那就感觉过上了神仙的日子。公元1765年(乾隆30年),郑板桥在他那翰墨飘香的书房里离开了这个世界。漫天洁白的雪花,像他出窍的精灵,又像是苍天洒下的纸钱。在他生活过的地方,人们纷纷悼念他。后来的人们也没忘记他,一提起“扬州八怪”,首先想起的就是郑板桥,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诗书画三绝”,更因为他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