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扁平化时代,经销商何去何从
新闻分类:市场营销 来源:华夏酒报 发布日期:2010-12-28
12月20日,茅台集团2010年全国经销商大会在合肥召开,会议开幕前,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带领公司领导成员列队于会场门前,向到会的每一位经销商欢迎致敬。这动人的一幕不仅展示出茅台的大家风范,更引发了人们对酒类经销商价值的再次思索。
在渠道扁平化的趋势下,经销商该何去何从?这一话题在酿酒行业特别是白酒圈子里已经持续了几年,而随着当前白酒市场竞争的加剧,围绕经销商价值的讨论势必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如今,很多白酒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主动权,不惜投入巨资,或直接组建分公司,“空投”到目标市场当中,实施全程掌控的精耕细作。在这个过程中,经销商的处境颇显尴尬,原来的环节费用被厂家逐步收回,经销商无奈地沦为配送商。
而相比于利益的损失,更令经销商感到惶恐的,则是这样一种说法:受渠道扁平化的影响,传统经销商的地位将在酒类产业链条中逐渐边缘化——在生产企业直接操盘市场的背景下,经销商的话语权大不如前,更担心企业自建的形象终端揽走生意,加之网络购物、电子商务来势汹汹,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将被淘汰出局。
在中国酿酒行业快速发展的20年里,经销商作为流通环节的绝对主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时至今日,这个群体真的要被时代所淘汰吗?
笔者认为,经销商在酒类流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产品从生产企业的仓库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生产企业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成本需要以及利润分配模式,就可以随意延长或缩短的,它的任何变化都要取决于市场和渠道的成熟程度和效率考量,并与品牌的传播提升息息相关。
首先,如果生产企业绕开经销商环节,把固有的渠道环节费用转移到自建网络上,遑论在陌生的流通领域要交多少“学费”,即便是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投入,也将成为沉重负担,体现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上,比之现有水平未必会有降低的可操作性。
其次,就目前来看,厂家自建的终端网络,更多的是强调品牌形象的展示功能和体验式传播,而在产品动销和消费意见领袖的开发方面,还需要经销商给予配合;而新兴的网络平台在酒类销售中仍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相比于服装、电器等耐用品,酒类产品作为快消品,还具有消费的随意性、临时性等特征,这对于商家的物流配送能力要求极高;相比于现有的经销商分销体系,网络平台并不具备显著优势,还涉及到防窜货、防伪等方面。
此外,鉴于酒类市场正呈现出消费细分的特征,以核心消费群体、意见领袖为主要目标的高质量服务体系,将主导品牌竞争的格局走势,在分销商的对接、核心客户资源的掌控方面,经销商的优势显而易见,加之酒类产品与品牌的特殊性,在与消费者进行文化对接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经销商同样更具效率。换言之,在酒类市场服务升级的过程中,经销商仍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近年来,广大酒类生产企业普遍致力于探索厂商合作模式的创新,如泸州老窖的区域销售人员与当地经销商共同入股,成立片区销售公司;酒鬼酒与经销商合资组建湖南销售公司;丰谷酒业提供经销商创业基金等,这些案例都充分证明,经销商资源对于酒类生产企业绝不是无足轻重,酒厂正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深度合作,巩固彼此之间利益共同体的战略联盟关系。
渠道扁平化固然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但并不等同于经销商的边缘化,需要经销商就自身定位和业务拓展做出积极的探索创新,比如强化物流功能,加强物流仓储建设,强化公司的配送能力,把其纳入制造商体系之中;比如大力开发终端客户,管理维系好自己的终端资源;比如强化自身品牌建设,将诚信经营的流通品牌与酒厂的文化品牌相嫁接。总而言之,酒类经销商要致力于做到比生产企业更有成本优势、更接近消费者、更有效率。
与其说经销商是在瓜分酒业利润,倒不如说他们是在积极分担酒业发展的责任。而现有经销商队伍的整合,则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所必要的优胜劣汰,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结合行业对优秀经销商代表的推介、表彰和学习,这个团体将日益强大。诚如很多酒厂领导所说,“只有经销商强大了,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更长远地说,酒类制造商或将与销售商逐渐融合,形成横跨全产业链的酒业航母,在这条道路的前方,伫立着两个“巨人” ——帝亚吉欧和保乐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