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与四时同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武城县妇联赵艳红 发布日期:2018-01-05
古贝春酒托付春风诚邀客,适时捎来醉我平常心的信函,心便开始萌动,从没有如此迫切的想走进它,走进令家乡人引以为傲的古贝春。古贝春绚丽芳华的背后,有着怎样长久的等待?古贝春的芳华中流动着怎样的深情?古贝春历经几百年后,用怎样的佳酿慰藉了那么多诗心?古贝春集团这个得天独厚的酿酒之邦是如何让“古贝春”“古贝元”“国蕴”这么多古贝名酒享誉天下的?带着诸多疑问,我再次以饮者的名义,迫不及待地来到运河岸边与古贝春邂逅、与古贝春结缘、与四时相约。
一杯春开
呼吸有韵,余寒未消,阳光已暖。状元之乡的空气中飞扬着生命的盎然。万物复苏,最宜饮酒。酒,总是和春天有着扯不断的情缘。都说酒是春天的眼泪,充盈着四季的双眸。自古名酒也总是和“春”字有关,《诗经.风.七月》:“名酒多沾春。”古时候“春酒”是酒的通称,是因为自古酿酒多半是冬酿春熟,人们习惯性地叫它春酒。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一种做春酒的酒曲。于是就把用这种曲酿的酒很自然地叫做春酒了。后来,人们在给酒取名时,为了简洁,就用“春”代替了酒的通名,“春”就成了酒。 到了现代,名酒泉涌,酒香飘逸,名酒自然不乏春字,古贝春也不例外。
三月春开。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我来了。步入春日的古贝春集团,恰逢人间四月天,集团内的绿色精灵纷纷苏醒,各种果树绽开美丽的花儿,小径、回廊、诗酒大道、酒仙山,所有的布局展现了最丰满的一面,居然有曲径通幽之趣,那种强烈的以文化为基调的氛围扑面而来。
拾阶漫步,古老的酒香从遥远的历史中飘来,从“武城大曲”到“武城特曲”,从“金三角”到“银三角” ,从五年老窖到十年陈酿,再从十五年佳酿到今天的百年老窖,再到最珍贵的三合、六道国蕴酒,老酒的余香始终未尽。古贝春人携带着窖香踏着历史的脚步缓缓而来,抚平城市带来的躁动。黛瓦、回廊、翘阁内的这一坛坛,一罐罐,是历史时空里的精灵,一瓶站立的酒,就像捧着一纸诗稿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的隐者,让观者久历喧嚣浮尘的心即刻沉静下来。
伴着浓郁的酒文化步入笔直的诗酒大道、仰望高耸的酒仙山、千姿百态诗意纵横的“百诗苑”,无不让人陶醉其中。底蕴雄厚的酒文化馆、现代化的酿酒区、高端整洁的灌装车间、藏酒基地珍藏的封坛美味,这一切都伴着春的闲适,一一展现。此时此刻,无论是清雅纯粹的你,还是满身俗气的你;无论是博古通今的你,还是孤陋寡闻的你,都因这方人这方土的净化而得到升华。
这里每天接待着来来往往的观者,一坛坛青花瓮、一尊尊青釉坛,一瓶瓶玻璃皿就这样被形形色色的目光过滤、渲染和赞许,吞噬着林林总总的注视,腔体装满造访者的惊叹和赞美日渐丰腴。这里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寸土都承载着发酵和蒸煮后甘醇的覆盖,厚重而余韵悠长。掏出相机按动快门,定格一坛古贝春,那一刻,便永久地储存了古贝春人的品味和艺术魅力以及高层决策者的卓识。按动快门的那一刻,暗自赞叹古贝春人的卓绝,赞叹他们在续写的一个个如此辉煌的故事。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春来开窖把酒,我如期而至,这里有酒,这里有我。少年把酒逢春色,他日逢春头已白,只是“古贝春早,我来晚了”。
一盏夏来
夏至已至,煮酒论道,斟酒话桑麻。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生于北方的人,大概更能体会夏日和酒的绝妙搭配。这时候的夜最适合约上朋友吃饭聊天,夜里暑气渐渐散去,配着冰凉的酒,好像内心的喧嚣也逐渐平息。在记忆的回旋中,在每个夏日,在每个地方,总有和喝酒有关的故事。不知是酒滋生很多故事,还是因为有故事滋生了酒。
我本来自田野,对绿油油的庄稼格外钟情,怜爱之情更甚于那些花花草草,这大概是我骨子里的农民意识吧。周末,一家人骑车来到离家最近的田野边,把车停在路上。铺上地垫,在阳光里的树荫下,品尝一杯古贝春美酒,享受偶尔吹来的微风,背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头顶是挺拔的白杨,美好的夏天与美酒,让亲情也多了几分。夏天的麦田长得正盛,映出满目的青翠,麦田里有好多从城里来挖荠菜的,路边的一条小水沟里长满了不知名的细嫩的小草,吸吸鼻子仿佛有一股清香。
用柳枝编一个草帽像花环一样戴在头上,身心都舒展在松软的泥土中。满眼的碧绿,枝条的柔美,美酒的清香,小鸟的歌唱和田间农人的笑容是此时最有意义的话语。
夕阳西下,摆上自带的简易烧烤箱,占据了夏日田野中的一小片空地,那盛着木炭、冒着白烟的烤箱上面,摆放着串串菜叶、肉串,翻转间有酒香飘过,肉香酒香挑逗着人的味蕾,诱惑着人的食欲。本地人喜欢烧烤,每条街上都有几家烧烤摊。每个来到烧烤摊前的人,都那么随性地席地而坐,开始围炉烧炭,煮酒撸串侃大山,享受一份难得的气氛。烧烤煮酒品人生,酒,自然是古贝春,此酒最适合围炉烧炭把盏慢饮,精巧的酒瓶看着就赏心悦目,打开闻一闻,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这时,在酒香中沉醉,袒露最真实的自我,放下职场中的虚伪,一杯酒令时光变得温情满满。向晚,躲过蝉鸣,躲在熙熙攘攘的闹世,围在简陋的炭火炉旁,或高谈阔论,或低语相叙,袅袅烟雾中独具特色,闹中取静的气氛,营造出的恰是岁月静好。
一盏夏酒,一份情。炉火,就在田野边,没有过往行人、没有车水马龙,酒香伴着夏的炙热从烤炉中升腾。露天的烧烤炉,烹着温情。琐碎的生活就这样在围炉把酒中被释放出来,并随着酒的挥发和炭火烟消云散。
夏至已至,在这个热烈的季节,我在。
一袭秋至
春稚嫩,夏冲动,秋天是成熟的。落叶、稻田是秋天的主旋律。在阳光的照耀下,天与地已经融为一体,到处都是金黄色,而金黄色的高粱是秋天特有的。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就是电影《红高粱》里的一群老爷们儿,他们使劲儿吼着: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喝了咱的酒哇,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哇,见了皇帝不磕头……”十分地荡气回肠。
因为深秋高粱这一特殊的产物,酒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几代人的心里。俗话说,江湖呆得久,哪能不饮酒。无论是在你称心得意或是落寞失意的时候,白酒都是不能少的陪客。一年四季,秋天是最让人感怀的季节,也是最适合饮酒的季节。在秋天,诗人品着美酒,把其中最细微的感怀谱写出最动人的诗。无论是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都给我们留下最美的诗句。你或许不是诗人,却不可以没有诗人的情怀。这些诗情该与好友分享。巧的是,秋天,正是约酒的好时节。金秋,约来三五好友,围炉小酌,竟也有“茅檐秋雨对僧棋”的大雅感觉。酒并不时时在侧,他乡若没有古贝春酒,就喝不出好酒的微醺。花看半开,酒止微醺,跟不懂这份情的人在一起,即便是好酒,也会荒废的如同用过的酒糟。
秋深蟹肥,还可以来一场不可言说的“蟹”逅。酒,倾听着凡间的浅吟低唱,可书、可画、可饮、可听,当然也可以大快朵颐。我一俗人,独对这饮酒食蟹情有独钟。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青亮外表下的蟹黄似乎充满了热情,不断地挑动着我等俗人的味觉和食欲,给予最真实的烟火气息和生活的鲜美。把酒赏花,吟诗食蟹该是一种何等惬意的人生。说到这,不可以不说古贝春酒文化馆,馆内低调深邃、意境幽雅。馆外就是桑恒昌诗苑,赏花、品果,吟诗,也可以用文字来书写这精美中的沧桑与平淡中的朴实。
一袭秋来一世界。钢筋水泥林立的现代生活中,沉醉在手机碎片里的人们纷纷忘了自己。好在可以相约古贝春,把酒论道,袒露真实的自我,放下职场中的虚伪,只求知己间的那份纯真。
秋,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当秋风吹透衣裳,一下子冷到心窝的时候,有酒给你温暖。秋过闻酒香。秋来,我在。
一壶冬藏
秋收冬藏,这场雪,总想在一年将尽的时候要总结点什么。树叶掉光了,满世界的空旷。
几番春夏,几度秋冬,谁也阻止不了岁月的更替。冬,蛰居。酒,已备好,只等你携一纸宋词里的韵脚而来。雪落北国,梅开江南,一室幽香。此时,酒水已温好,盼你踏雪而来,你不言,我不语,你我对坐在一盏酒香里,温一壶岁月流逝的记忆。雪,飞不过沧海,却能一直飞入一个人的心间。只要一低眉,那一片纯白便落入眼帘,一个人就这样暖暖地落入心坎,这酒只一盏便知道这世上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心上。
今日斟酒,不说世事,不谈风月,只饮酒。抛却世事斟酒两盏,浅藏,深酿。所有的执念,都随雪花落入了冬天。远离喧嚣,删繁就简,饮罢这杯酒,一切皆释然。如果一杯酒就能让人想起初见,那必须是这古贝酒半盏。
冬夜,不谈念想只说迷茫,话未出口字已经发烫。都说庭前明月光是思念,我却说这檐下篱笆墙和院内树叶黄,斟酒执杯总是有些伤,冬夜寒风溅起心里的那些无以言说的凉。雪飘衣寒一声叹,花落成尘缘来缘往。随风而来,随风而去,聚时无意,散时更是无常。
冬季,酒藏,饮酒看雪地一排足迹已成行!一壶酒,不相忘,说四季说故乡,还有运河两岸馥郁的这一缕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