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报告敢于揭短 建议严厉打击损害民生案件
新闻分类:集团新闻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4-04
人大代表周晓峰在山东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时表示——
“两高”报告敢于揭短 建议严厉打击损害民生案件
按: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在山东代表团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审议发言。现将发言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总结成绩客观实际,直面问题毫不回避,谈改革发展振奋人心。前几天听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我就感觉政府工作报告一如继往地保持了“实在、亲民、责任感强”的特点,文风朴实,人情味浓,亮点多,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很受鼓舞和启发。特别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对会前民意调查中的民生热点进行“回应”,呈现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工作指向。我觉得这也是法、检两院工作的重要原则。
昨天,又听取了“两高”报告,使这个感觉更进一步加深,两个报告,我感觉均作得客观实际,直面现实,体现为民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工作宗旨。我对两个报告完全赞同。同时,据我了解,去年以来各级两院的报告也大多高票通过,表明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两院工作的充分肯定。比如,我所在的山东德州武城县,各级两院工作任务大、亮点多,仅武城检察院、法院就连续四年在全市考评中名列前茅。
高院的工作报告,在十个方面详细说明了一年来,高院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维护社会管理秩序、解决人民群众合法诉求、加强司法改革、加强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的成就。并就存在的自身能力需提高、执行难、涉诉信访化解难、司法改革有待深化、个别法官司法作风不正、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等问题进行了阐明。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措施,作出五大应对安排。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则从七方面详细阐述了一年来检察院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司法公信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能力等方面的新做法,新成就,报告贴合国情实际,贴合民心所向。
我高兴地注意到这些报告中的客观表述。有两点感受比较深刻:
感受一:报告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敢于自我揭短,用数据表明问题。比如,高院报告中提到去年以来,各级法院查处自身系统违纪违法人员519人,其中因贪污、贿赂、徇私枉法受到刑事追究的77人,同比分别下降33.7%和30.6%。在报告存在问题时,又说到“极少数法官司法不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造成恶劣影响。”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中也说到“176名检察人员因违法违纪被查处,其中追究刑事责任20名。”这些都是回应民意关切,正视自身问题的表述,表明“两高”勇于面对的勇气和坚决改进的决心,这对于更好改进司法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感受二:“两高”工作指向较以往更加关注民生,体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我注意到高法的表述是: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审结涉及“瘦肉精”、“地沟油”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278件,判处罪犯320人;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审结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案件1400件,判处罪犯1876人。高检的表述是:协同公安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活动,依法批准逮捕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嫌疑人2012人,提起公诉1562人,立案侦查“瘦肉精”、“假牛肉”等食品安全事件中涉嫌渎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2人。
关于“两高”工作,提四点建议:
1、重点加大对损害民生案件的办理力度,这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好体现。比如公务员招录、升学、工资、土地迁建、食品安全等工作中出现的损害民生,造成不公问题,我觉得要重点加强检察监督公诉、法院办结的力度。我们古贝春集团主业是白酒,是食品行业,所以多年以来我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看得很重。坚持从源头上抓安全,酿酒用的原料要进到厂里就有十几个或几十个的检验关,去年以来我们还正在尝试建设自己的五万亩的原料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这样将对安全工作提供更好保证。我们注重安全,同时也对不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食品企业深恶痛绝,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我建议在涉及这些问题的惩处上要绝不姑息,罚就罚到倾家荡产,量刑上要重到入狱杀头!
2、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企业的司法支持和服务工作。实体经济是发展经济的基础,要保障这些经济体的司法需求,依法给予保护。以我们古贝春集团为例,多年来省市县三级两院一直给予我们法律援助上的大力支持,保障了企业良好的运行环境。随着我们古贝春品牌的影响力扩大和规模扩大,要实现“十二五”末,我们“一城一园一基地,综合效益过百亿”的目标,下一步在打假维权等方面的司法需求可能会更多。因此,我建议“两高”要进一步指导和鼓励地方“两院”对实体经济企业给予更多司法援助。
3、坚决预防和打击司法腐败,保持队伍纯洁。从总体上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与法官法、检察官法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一些司法人员政治素质不高,思想作风不过硬,法律知识功底不深,司法实践能力不强的现实还客观存在,甚至于报告中提到的执法不严、执法犯法问题也有。几年来,从全国范围看,一些两院内部人员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是很失司法公信力的。“两高”也表明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心,我认为关键在于预防和惩治的科学方法和力度。
4、实施对基层两院工作的“项目化”支持,特别鼓励地方两院工作创新。地方两院办理案件必须结合法律和当地实际,长期实践中会总结出一些创新举措。但地方两院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不足,则影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实践的程度。因此,我建议可以考虑司法工作的“项目化”支持,对一些创新效果好的办案成果,通过“项目资金”形式给予支持。比如:去年武城县人民法院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公安局探索了 “庭所对接,化解纠纷”的工作机制。一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0余起,受理案件36起。还被授予“全国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单位”,连续四年在全市法院综合考评中取得整体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名的好成绩。这都可以由“两高”申报国家财政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并可做为试点推广工作项目,一方面缓解地方两院经费困难,另一方面有利于司法工作的创新。
听民声才能重民生!
——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副会长、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晓峰
本报顾问顾金栋 据人民网、光明网、齐鲁网、山东卫视、《大众日报》等综合整理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5日至1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人大代表、集团董事长周晓峰同志,继续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严谨的履职态度,为民的不懈追求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期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山东卫视、《大众日报》、齐鲁网等数十家媒体纷纷予以采访报道。
记者(以下简称记):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您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周晓峰(以下简称周):总结成绩客观实际,直面问题毫不回避,谈改革发展振奋人心。总理的报告一如继往地保持了“实在、亲民、责任感强”的特点,文风朴实、人情味浓、亮点多,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很受鼓舞和启发。听了报告我感觉无论是在下一步的本职工作上,还是履行代表职责上都更有决心和信心。
记:您在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时候,共提出了10件议案、4件建议,其中涉及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公共交通促进低碳经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等方面。今年您带来了哪些方面的议案、建议呢?
周:今年,我带来了十三个议案和建议,加上联名别的代表要提出的议案应该有二三十个,涉及农业、工业、医疗、教育、安全、食品等等方方面面,比如《关于建议修改车险理赔某些条款的议案》、《关于加快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区建设的建议》、《关于鼓励工业经济结构调优的建议》、《关于加大基层学校投入保障学生安全的建议》、《关于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培育特色区域文化高地的建议》、《关于优化小学教学的建议》、《关于实施医疗保险药物全范围报销的建议》、《关于通过税收调节推进食品安全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建议》等等。
记:您是一位企业家,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仅限于经济或者某一个行业的范围。您特别关注民生方面的问题,很多议案、建议是反映基层民生问题,以及反映群众的呼声。为什么?
周:前年两会期间记得我就说过一句话——我是人民的代表,就要发出大众的声音。我觉得,做企业和当代表是人民赋予我的两个角色,企业做好了是为社会做贡献,代表当好了是为人民谋福祉,这都是责任和义务。多听听基层人民的声音,并且很好地反映上来我认为就是最直接的重民生。
另外,我觉得做企业,也更是要将企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来才行,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工业、农业的大领域建言献策,也对企业个体的发展是有利的。比方说,我们古贝春集团连续十六年保持了年收入增幅不低于30%,去年更是首次增长突破50%,创下在山东甚至全国酒行业发展的“古贝春速度”,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市场战略上的成功,其实都是融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的结果。“十二五”期间,古贝春集团“一城、一园、一基地”战略规划的实施,争创白酒主业与多元项目各创年销售收入过50亿的目标,这些都将在山东、在国家经济运行的大环境中实现,为此,我认为围绕群众愿望,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围绕山东发展实际提出的实实在在的议案和建议才是最好的。
记:我注意到刚才您说到关于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议案,您的主要建议内容是什么?
周:我觉得首先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因为食品安全工作应当要从源头上抓起,拿我们古贝春来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高质量的原料采购标准,每一个批次的原料都要经过十几项甚至数十项的标准检测才能进厂入库。去年以来,我们还尝试建设自己的原料基地和育种、繁种基地,就是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大屯水库的建成,我们想利用水库周边5万亩良田发展生态农业。主要设想就是建成酿酒用五种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红高粱、大米、糯米)的繁种示范基地,从源头上进一步确保原料的绿色、生态、无公害。这样一方面对企业自身有利,同时也对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有很大帮助。因为这个地是通过租赁农民的土地,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每斤有的高于5分,有的高于1毛,这样老百姓的收入就提高了,同时,我们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浇水,包括种子的提供也是统一的,尤其是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卡得特别紧,这样就把住了原料的质量关。
另外,我还建议政府通过税收调节来降低守法、重点食品企业的成本,同时加大违法食品企业的惩处力度,促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推进。违法食品企业的惩处力度必须加大,提高违法成本,要罚得他倾家荡产,甚至于让他进“班房”,该坐监的坐监,该判刑的判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食品造假,促进食品安全。比如,对于守法的、重点正规企业,可以尝试依法纳税后按比例返还的形式,加大企业在技改、工艺、研发、质检等方面的投入。
记:十七届六中全会,国家提出了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复兴”、和“文化强国”的重要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白酒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酿造工艺的民族产业,一直被人称为“精神属性大于物质属性”的特殊商品,您认为,历史悠久的中国酒文化,与博大精深的“国学”有什么内在联系?
周:从某种角度说,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酒文化史。中华传统文化与酒文化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链接。儒、道、释、法等各类国学文化,我认为对中国独特酒文化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同时,反过来讲,酒对国学的弘扬与传承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之间是相互的。比如,我们去年以来新开发的高端品牌——国蕴,现在上市的有浓香和酱香的两种香型的两款酒——三合和六道,单从名字上大家就可以知道,这是蕴含了国学文化的精粹的,什么天地人和,什么儒释道法等等。我们就是想将博大精深的国学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如仁和、包容等等,我想这通过我们科学的工艺技术,舒适、独特的口感,这是可以让消费者感觉到的。
记:新时期,随着中国名酒企业的集体强大和品牌影响力的增加,中国白酒对传播“文化复兴”和“文化强国”等能起到什么作用?
周: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酒就是一种绝佳的文化载体。自古以来,不说浩如烟海的酒文化名篇,单说以酒著称的文化名人就有许多。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这些都是历史了。但是放到现在也不过时,以后也不会过时!这是由酒这个东西具备的一种特别的文化载体特质所决定的。可以这么说,有酒就有文化,有文化的地方就需要酒。何况,当今时代,中国酒做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它本身就具有不可能消失的文化品格,它也必将对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记:中国白酒品牌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在哪里?白酒如何进行文化营销?
周:这其实是个很不好说清楚的问题,就像我们不能说清楚中国功夫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在哪里一样。我的理解,中国白酒品牌的文化蕴藏和精神含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包容。
白酒的文化营销要符合各自品牌的实际,不能瞎弄,因为一个品牌,从诞生那一刻起已经带上了自己的个性,就像一个人,有自己的DNA。这个品牌从哪里来,是地域文化符号明显,还是民族色彩更重,是传统文化特征突出,还是现代元素张扬,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自己的本色去做文化营销,这个不能千篇一律。当然,有一点,作为文化载体的白酒,在品牌运作上一定要重视文化营销,这是不用置疑的。
记:从1952年第一届“老四大名酒”的诞生至今,“中国名酒”整整走过了60年,目前业界都在关注这件事。60年来五届评酒会评出的“17大老名酒”,由于市场沉浮变幻,业绩规模拉开了很大差距,所以,关于“名酒标准”的话题又引起业界的议论。您认为,新时期“中国名酒”的价值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新名酒”与“老名酒”有什么不同的文化使命和责任?
周:除了口感,更要安全,同时还要喝出品位。这就是我认为的新时期中国名酒的基本标准。新名酒与老名酒我觉得硬是从时间上区分开是不科学的。一个品牌是否是老名酒其中有很多因素,当然自身的品质、品牌的传播能力是主因,这一点说明老名酒的过人之处。但是,除了主因,还有机遇呀等一些其它因素,很难说清的。
新老名酒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我倒觉得从大的方向上没什么区别,都应该承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至于区别,我觉得可能新名酒应更多承担一些创新任务。比如:现代的、时尚的东西,我觉得不能一说中国酒就是五千年酒文化,我们应该在继承基础上更多一些发掘、发现。
记:有人说,白酒的根在农业,身体在工业,精神在文化产业,能否介绍一下白酒产业发展与三产联动之间的关系?
周:这个说法有道理。还是那句话,酒很包容,它不只与三产,甚至于与社会各领域都有“近亲”关系。生在田里,长在城里,成就在文化里,这是很好的概括了。但是,这也是一柄“多刃剑”,在不同的环境内,它可能出现极端,可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可能遇上集体的冷落。好在,我一直说它的包容,包容是一种强大,我坚信,中国白酒会发展下去,是民族的,关键更是世界的。
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我想除了刚才我们谈到的生态、文化、安全等因素,白酒业的发展在外部因素上说其实更与国家政策、规划有很大关系,通过一年的时间,您感觉“十二五”规划对白酒产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吗?
周: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通过一年来的情况,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其实对白酒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是有利的。一方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白酒消费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趋于可持续、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酒类企业自身在节能、环保、安全等各个方面强化自省和自我规范。应该说,当前还处于白酒产业的黄金十年时期,我认为企业应抓住机遇。
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您去年就对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提出了建议,今年对于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您有什么建议?
周:我认为要做好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的扶持工作,因为这些企业数量大、用人多,对于建立和谐社会,提高广大群众的收入有直接的关系。现在金融部门愿意给大企业发放贷款,利率还低,那些小企业,越需要贷款的,越难得到贷款,利率还高,这就使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现在党中央、国务院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了这个问题。
我认为应当从这几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做好扶持工作:一、在融资方面研究出台有关的政策;二、在贷款利率方面扶持,降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三、在税收方面进行扶持。毕竟中小企业面大量广,尤其是在解决就业方面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应制定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手段。
记:您是两届省人大代表,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您在履职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周:我感觉当人大代表责任重,因此我一直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得替人民代好言”。这些年,我特别注意老百姓想表达什么,他们的诉求是什么,他们的难点在哪里,并且结合当地的实际,与当地的党委、政府进行沟通。我觉得做好闭会期间的调研等履职工作特别重要。另外,当代表不能光有这个称号,关键是办好事儿,做好本职工作。第三,通过当代表,我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一方面是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从其他代表身上学习,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动力。
记:说到这么多白酒的话题,古贝春作为鲁酒的知名企业,而您也是全国白酒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全国人大代表之一,我觉得对中国白酒和鲁酒的发展及走势您一定最有发言权。给我们谈一下您的观点吧。
周:我说过,白酒是民族特色产业并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一道走来,并将一道走下去。所以,从宏观上说,我坚信白酒是一个永远不会消亡的产业,并且会有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当前,有中国白酒“黄金十年”的说法,我想这是指当前这个时期白酒的发展还处于机遇期,只要我们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做好结构调整,按照产业自身的特点切合实际地转变发展方式,做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白酒产业还会更加出色。
关于鲁酒,我们早已经走出迷茫,无论在质量还是品牌力上都有了很大进步,我们自身也变得更加理性。并且,我们还成功创造了低度浓香和芝麻香两大优势,成长起一批较为优秀的鲁酒企业。但也不用回避,鲁酒企业目前看还是缺大少强,群山无峰,还需要规模上的扩大,当然这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营销状况来决定。就鲁酒整体复兴来说,我觉得,除了质量、品牌的主要因素外,团结更是鲁酒整体复兴的关键。鲁酒企业应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团结,走一条各自都有个性特色、同时又相互团结的道路,既优势互补,又团结一致,在理性竞争中求发展。
鲁酒要走向全国还要在培大培强上下功夫,小平同志当年讲让一批人先富起来,我们要讲让一批企业先走出去!同时,我还讲,鲁酒企业的团结很关键,不能窝里斗,要支持别人走出去,同时也是抱团发展帮助自己走出去。在这个问题上要有紧迫感,但又不能急功近利,一要练好内功,二要不懈探索,加强相互信任与支持,走团结共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