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 960万千升

新闻分类:行业动态  来源:华夏酒报  发布日期:2011-05-07

  【目标】

  到2015年,白酒行业产量预计将达到96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8%,年均递增1.5%;销售收入达到43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0%,年均递增10%;利税99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6%,年均递增8%。

  【趋势】

  健康饮酒、理性饮酒的消费理念将深入人心,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将进一步增强;高端白酒区域化趋势明显,中端白酒消费量大幅度提升,低端白酒品牌化步伐逐渐加快;个性化、功能性产品需求加大,低度、优质的白酒产品将是未来消费的方向。

  【举措】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

  在“十二五”期间,白酒行业要积极推动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扶持具有区域优势的地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导、以其他企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加强白酒民族品牌和自主品牌保护,弘扬优秀的白酒文化,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十二五”期间,使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的白酒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中国白酒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规划》中指出,支持和引导白酒企业的改组改制,促进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产业经济格局;鼓励通过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优化白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白酒产业对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促进白酒产业以大带小、以工促农等产业链的发展;通过白酒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的有机结合,推动和提升设备加工业、印刷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白酒行业将全面完成“169计划”,积极探索白酒产品深层次的微生物机理的研究;推广和扩大固液结合产品比例;打破白酒按香型分类的方法,生产新风格、新品种、新口味等个性化白酒,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白酒行业应发掘白酒文化,加大对白酒科学、健康消费的有效引导,加强与现代消费者之间的理念沟通;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推广固液结合的产品结构调整,打破原有的白酒分类方式,适应消费者对白酒品牌和口感的要求,实现由香型到品类的转变,由注重香气到注重口味的转变。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十二五”期间,坚持行业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开展科技创新,把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研发新产品,提高装备水平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实施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大白酒行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推广“中国白酒169计划”成果,引导企业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同时通过开展“中国白酒158计划”研究项目,组织行业骨干企业及机械设备研究单位合力进行技术攻关,重点研究白酒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满足中国白酒工业对于机械化生产技术创新的强烈需求,加快中国白酒机械化进程。在人才建设方面,实现白酒行业由过去数量大、技能要求不高的数量型就业向数量精、技能性强的质量型就业的转变,达到每个白酒生产企业全部配备具有国家职业资格的酿造工、酿酒师、品酒师等专业人才。

  加强产业标准制定,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十二五”期间,白酒标准体系改革应紧跟行业技术进步速度,强化标准之间系统科学的研究,在白酒香型标准的基础上,探讨制定具有工艺技术特征的质量标准,改变我国白酒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技术标准发展缓慢、标准内容丰富但缺乏条理的现状,建立适应食品安全和技术进步的新产品技术标准体系,着力解决白酒质量等级划分、食品添加剂、食用酒精原料使用及产品标注、年份酒鉴定等标准体系。

  倡导清洁生产,低碳发展

  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是酿酒行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步骤和手段,也是促进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十二五”期间,白酒产业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水、电、煤等资源能源消耗,控制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实现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预防防范转变,改变重生产、轻环保的现状。白酒产业将着力解决降低粮耗、提高出酒率,废水综合利用,旧瓶循环利用,建立生态园区和解决PET瓶的应用等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白酒行业将开展并完成“中国白酒158计划”:开展包括制曲机械化研究、发酵工艺机械化研究、蒸馏工艺机械化研究、调酒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研究和灌装、包装、成品库、智能管理的研究等,并在全国60%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推广实施,力争降低劳动强度60%以上、节煤35%、节水45%、提高优质品率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