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 拍场得意不是偶然

新闻分类:行业动态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发布日期:2010-12-2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董白酒拍卖如今的胜景,用这句原本惊叹冬雪至美的唐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从今年春拍的零星亮相,到秋拍的红遍大江南北,仅仅半年的时间,古董白酒就征服了全国,而且百分百的成交率、两到三倍的溢价率、一瓶酒上百万元的落槌价,都无不让人感慨:白酒还真是越陈越香!

  也许是因为古董白酒这次美得太突然、也太疯狂,所以,不少人疑惑,古董白酒在拍场上的春风得意是不是炒作?它在明年的拍场上还会如沐春风吗?诸如此类的疑问萦绕在不少人的心头。在此,本期特邀三位业内人士现身说法,为藏友答疑解惑。本期主持:刘礼福  本期嘉宾  胡星斗:北京经济学家、于小林:天津收藏爱好者、张琰光:山西收藏爱好者

    炒作泡沫并不大

  于小林:先前是大蒜、生姜、绿豆等,挨个炒,现在不论是普通消费市场中的白酒,还是在拍卖市场上的古董白酒,都是春风得意,所以很多人觉得这也是炒作的结果,但我认为这不是。因为从我收藏古董白酒的经历和对古董白酒的了解来看,它之所以能有今天,是由古董白酒的两种属性所决定的。

  古董白酒的第一属性是奢侈品,它经常被视为宴请贵宾、商务消费或者是送礼的佳品,也是部分成功人士显示其社会地位的工具。像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一批老汾酒,在山西就受到太原房地产老板、煤矿企业主等许多成功人士的追捧。其他名贵古董白酒如茅台、五粮液等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粉丝。

  收藏是古董白酒的第二属性。因为它具备了跟文物艺术品一样的收藏的所有特性,如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可保存,还有历史文化等等。

  正因为上述两种特性,古董白酒自然就会有奢侈品一样的价格,和收藏品一样保值增值的功能。所以有人将古董白酒说成是硬通货,不是信口开河。

  再说,原来收购古董白酒的人,都是把收来的酒卖给爱喝酒的人或者烟酒商店,但是真正有收藏需求的人却没有办法找到古董白酒,所以说古董酒的消费者、卖家和买家,这里的买家主要是指买古董白酒用于送礼的人,都缺乏一个可靠的平台;而拍卖公司一直在寻找收藏领域的新热点。两下里一合拍,人们对白酒的热情就在今年秋拍爆发了。

  如今,古董白酒在拍卖市场算是新生事物,炒作的成分自然是有的,但关键是要看古董白酒的炒作有没有依据,就是说值不值得炒作,炒作后的泡沫成分有多大。从价格来说,目前古董白酒被炒作形成泡沫还无从谈起。因为在此之前,一瓶1985年生产的茅台,也曾有过2800多元的价格,之后经历了4000多元、1万元,到现在,如果存酒九成,平均价为4万元左右,如果存量为70%,平均价为1万元左右,而如果仅剩一半酒量,售价则会骤降为5000元左右。这说明,古董白酒的价格是一个逐渐增长的过程,而不像大蒜、生姜等价格骤增。

  横向来比,在欧美发达国家,葡萄酒收藏投资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收藏领域,每年都有专门的名酒展销和拍卖会,不少天价名酒都是在拍卖场上现身。像1982年生产的一瓶上等葡萄酒,现在的价格都在6万元以上,而一瓶1985年产的茅台酒以5万元左右价格成交,就算是古董白酒的拍卖价格才刚刚启动。
   
    哪里都有它的“粉丝”

  胡星斗:古董白酒在拍卖场上能有今天的辉煌,也反映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我觉得白酒拍卖还有辉煌的明天。

  从经济大环境来看,国内正在形成三至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高通胀,按照我的估算,我国货币的发行总量已经高出实际需求的5倍左右,所以人们在急切地寻找能够保值、增值的硬通货来抵御通货膨胀,白酒正因具备了硬通货的特性,自然受追捧,而且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春风得意。

  从存世量来看,大家公认的古董白酒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生产的,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白酒尚未开始市场化,全部采用旧工艺生产,由粮食酿造,且生产有一定数量。每个品种不过是每年1000吨左右的产量,一吨酒是2000瓶酒。所以能够买到一瓶好白酒就算是奢侈消费了,要买一箱好白酒就要托很多关系。此中能够保存下来的白酒少之又少。

  像在山西,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汾酒如今能留下来的不会超过500瓶,五六十年代的汾酒就更少了。但汾酒在当时还算是产量较大的白酒,像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等,存世量就更少了。今后,古董白酒会越来越少,因为同样品牌的古董白酒就是比新白酒好喝得多,这就是一大消耗。人们都知道在1996年之后,多数国营酒厂开始机械化生产,采用食用酒精进行勾兑。

  更为重要的是,古董白酒能在大江南北找到自己的粉丝。中国数亿的男性公民中,嗜好白酒者不在少数,有嗜好就有收藏,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众基础。另外,有人虽然不喝酒,但是很可能买古董白酒来送礼或者投资,这又是一大消费群体。在这两大刚性需求的推动下,今年春拍是古董白酒的亮相;秋拍仅仅是古董白酒收藏热显山露水而已;明年春拍,古董白酒的价格很可能比现在还要好。
   
    白酒收藏独一无二

  张琰光:白酒和京剧一样都是我们的国粹,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里。所以,无论是在收藏领域还是在拍卖场上,白酒的地位都是其他酒所无法取代的。
  在国外的饮食文化中,红酒仅仅是佐餐酒,是一种陪衬。但在中国,白酒却是主角。白酒除了其饮用的物质性功能外,还有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悲喜哀愁,生离死别,国人都会借用白酒来表达感情,这是重点,这也是白酒比红酒在中国更受欢迎,更具收藏价值的最大优势。

  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饮食文化都和白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产生的白酒、酒具、酒瓶等内容的收藏在民间非常盛行,所以古董白酒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单拿中国白酒历史来说,也是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域出产不同特色的白酒,如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和竹叶青、四川五粮液和剑南春等,这些酒带有强烈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制作工艺和制作原料都带有当地独一无二的特征,别的地方很难酿出同样的味道。

  虽然现在各个白酒品牌都在大力推广年份酒,但市场并不好,因为年份酒一般是勾兑的,甚至有些企业建厂的年龄都没有30年,却也在打30年年份酒的广告宣传语。其实,真正喜欢白酒的人,他们眼中的30年陈酿不是勾兑的,而是直接在酒瓶或者酒坛子里就放了30年的白酒。

  单从酒类收藏的角度讲,其他酒也是无法与白酒相媲美的。葡萄酒的保存很难,而且一般超过30年就会发生质变,无法饮用。但是白酒不一样,尤其是酱香型的白酒,是越陈越香。另外,像配制酒、药酒、保健酒等功能性的酒,要么存在保质期的问题,没有办法收藏,要么就是没有普遍存在的群众基础,都不适合收藏。像黄酒,就是既存在保质期问题,又只有在南方盛行,所以无法收获。炒作啤酒就更不可能了,保质期才半年,没有什么可以收藏的特性和概念。

  由此来看,古董白酒的收藏是独一无二的,其在拍卖场上受人追捧也是自然的。另外,古董白酒的鉴定,相比古玩字画而言相对简单,只要注意白酒的品牌和产地、生产的年代、包装、保存即可。其实,2010年以前,第一波跑荒收购白酒的人,几乎都没有遇到什么假货,但随着白酒的不断升值,今后白酒肯定会出现假货。具体鉴定一瓶老酒,要对该酒多年来使用的商标及不同时期商标图案、尺寸的变化,使用纸张材质、油墨等做仔细检验;另外还要了解不同年份所产酒的瓶子大小和材质,另外还要查看瓶口,如果是旧瓶装新酒,瓶盖就是鉴定真伪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