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白酒,涨价几时休?

新闻分类:行业动态  来源:食品产业网  发布日期:2010-11-26

  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糖高宗”……食品价格上演了一出华丽的涨价接力赛,市场上“涨”声此起彼伏且持续高亢。高档白酒更是脱颖而出,势如破竹,一路飙升至千余元,幅度毫不逊色于房产、黄金。然而,谁导演了这一轮又一轮高端白酒持续涨价的奇迹?这辆价格快车何时能刹住?

  目前,高端白酒市场上尤以53度飞天茅台和52度水晶瓶五粮液涨价动作最为抢眼。以53度茅台酒为例,在三年时间内,零售价格从每瓶300多元上涨至1200元左右,此次提价为茅台年内第四次。据悉,多家五粮液北京、上海经销商已接到厂家提价通知:五粮液旗下全线酒品将在11月底至2011年元旦之间掀起新一轮涨价潮,其中,普通水晶瓶装产品将从目前每瓶460元的批发价格上涨到每瓶至少500元以上,涨幅将超过10%。

  对于高端白酒涨价,企业给出的原因也经历了从“原材料涨价”到“产品结构调整”、“白酒消费税调整”直到今天“涨价仅仅是经销商行为”声音的出现。茅台酒厂甚至表示:“对经销商的涨价行为,我们也没办法,现在茅台酒的市场价格已经控制不了了。”到底是谁控制了谁,谁导演了这一轮又一轮持续涨价的奇迹?高端白酒价格快车何时能刹住?

  消费趋势引领高端白酒前行

  时下“少喝酒,喝好酒,送名酒”已成为重要的消费趋势,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大中城市,中高档白酒是酒类的消费主力。“好”和“名”反应在价格上即直接划等为“以贵取胜”,于是涨价便是其保持“高档”的需要,“薄利多销”的商业理念在高档白酒市场上并不适合。高档白酒承载的“公关”、“面子”功能往往让消费对象“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

  再者,公款消费和送礼消费形成的刚性需求,导致市场对中高档白酒提价并不敏感,甚至产生反作用力,即当其他高档酒提价、某一品牌不提价时,可能被认为不够“高档”,反而影响销量,如此便引起了行业内的跟涨。

  在过去的几年中,茅台一涨,其他品牌也跟着涨。海通证券分析师指出:2010年中期,高端白酒价格上涨的始作俑者和涨幅最高的就是——贵州茅台酒。作为价格跟随者的五粮液,自然不希望自己产品的价格脱离茅台酒价格太多和太长时间,即使是作为泛高端产品的国窖1573和水井坊也不会愿意脱离高端白酒的品牌队伍。

  而高端品牌的白酒不属于生活必需品的范围,一般的价格平抑机制很难对白酒产品的价格直接产生作用,加上“以贵取胜”的商业逻辑,厂商通常不会轻易推出降价的措施。因此,高端白酒为保生存,势必死守高姿态,只涨不跌。

  投资囤酒炒高高端白酒价格

  2009年12月,贵州茅台曾发布公告:“迫于原辅料成本上涨压力,从2010年1月1号起上调出厂价幅度约13%。”同时规定,53度飞天茅台零售终端价不得超过730元。在此之后,茅台酒厂再也没有发布过涨价和限价公告。但如今茅台酒却远远超出每瓶730元的价格,那谁是幕后推手呢?

  有业内人士坦言,白酒价格是被人为炒高的。很多人上半年囤酒,在销售旺季集中的下半年高价出售,赚取更大的利润。如计划全年进货5吨的经销商,上半年出售不会超过2吨,其他的留到下半年出售,这导致了多个品牌的白酒常常供应紧缺,市场价格上扬。这种说法是可以相信的,因为高端白酒确具有保值增值功能。

  一般来说,由于涨价会影响商品销售,所以企业一般都会谨慎出台涨价措施,白酒企业也不例外,但白酒行业属充分竞争性行业,高档白酒一方面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一方面又有公款消费支撑,而公款消费又一定程度上对商品涨价并不敏感,所以高端白酒成了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投资品。

  伴随着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涨价风潮,高端白酒已经成为了收藏家的“新宠儿”。“投资白酒,赛过黄金”、“炒酒好过炒楼”等投资理念不断被提及。有囤货经销商说,如今炒茅台股票不如直接炒茅台酒,茅台囤上几年胜过炒房,仅2009一年其囤积的茅台酒就升值了八成。

  用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的话来说,白酒生产商控制了产品出货量,经销商囤货限制了市场上产品流通量,这些都可能引发白酒市场供需矛盾,导致白酒价格上涨,而金融炒作则再次推高了这一价格,放大了这个局势。

 

  高端白酒涨价快车短时间刹不住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和消费的全面升级。消费高档酒的人越来越多,消费量呈几何倍数增加,产品价值中心不断上移,品牌溢价空间也越来越大。有分析人士预计,2010年高端白酒的市场规模可达850亿元。白酒的高端化发展已成趋势,未来几年,中高端白酒则将保持稳步增长。

  消减低端,发力高端,已成为众多白酒企业的共识。多家酒企都曾明确表示,要在未来3年内砍掉所有低档产品,进军高端市场。与此同时,高端白酒企业却为保证其业绩增长,频频选择提价。

  中高档白酒普遍存在较长的酿造周期,其中酿造周期最长的茅台酒需要5年。白酒酿造的周期性决定了其产能的增长受到限制。在产能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酒企要保证其业绩的增长,提价便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据2010年酒企中报显示,洋河股份净利同比增长81%;五粮液同比增长44%;泸州老窖同比增长22%;净利增幅最小的茅台也达11%。酒企在业绩报告中对于业绩提升的原因普遍提到了年初的涨价因素带来的利润率增加。

  一方面是高端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是高端白酒企业不断靠提价来保证业绩增长,两个方面的势头都不可阻挡,再加上譬如人为炒作等市场其他偶然性因素的参与,高端白酒涨价何谈休止?

  高端白酒企业及投资者还需居安思危

  不管白酒企业是否已经提前公布提价通知,或只是市场传闻,但年关将至,高端白酒遭遇消费旺季,提价的预期非常强劲。目前的高端白酒价格持续上涨,势在必将涨价进行到底。

  虽然短时间内刹不住高端白酒涨价的势头,但并不意味着白酒企业可以高枕无忧,坐收提价收益,从此不求进取。在此要提醒各位白酒企业的是,高价格并不是一种酒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必然条件,中国白酒如果把影响力建立在不断提价上,是不现实的。各家企业要首先找准自己的定位,不管是打造高端奢侈品还是向其他酒品延伸等,都要竭力发掘自身独有的内涵,综合运用价格、文化、营销等多种手段提升产品影响力,塑造自有品牌,使自身稳步发展,就像白酒本身一样,久经酿造,方能芳醇悠长。

  同时,对于高端白酒投资者来说,也不意味着投资白酒就会一劳永逸。高端白酒的资源稀缺性及不可复制性使白酒从“消费品”逐渐转变为“投资品”,但短期内白酒的投资风险仍然较大,从消费市场来看,这类白酒产品消费面窄,增值空间有限,流通性较差,其变现渠道也不完善;从收藏投资来看,买家必须拥有储藏酒窖,并具备一定的白酒储藏诀窍,方可保证产品越久越香,操作难度较大,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