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酒桌上的学问

2017-10-10

      在中国,交友吃饭、办事吃饭、红白喜事吃饭,凡是能产生社交能动性的活动都会选择酒桌。人们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喜欢在酒桌上交友,喜欢在酒桌上面闲聊、拉关系、谈生意。绝大多数应酬都会有酒桌的出现,甚至以酒桌作为高潮或压轴戏。多样化的人际关系在这里交错,有争执吵闹,也有温馨和谐,酒桌是一个小社会,酒桌上的学问更是不能忽视。

      钱钟书曾著文写道:“吃饭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餐桌是应酬交际的重要媒介,更是广交朋友的好地方,它不仅能快速缩短宾主之间的距离,更有助于消除误解摩擦,而且可以扩大视野和圈子。

      虽然吃饭并不难,但应付饭局就不是一件易事了。要知道,“饭局如战场,餐饮无小事”,酒桌上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无论是作为饭局的主办人还是被请之人,无论是点菜还是用餐,无论是吃菜还是喝酒,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都有一套我们不能忽视的规矩和礼仪,那么,我们就简单地掌握如下几个方面:

      一、酒桌上的点菜问题。毕竟饭局的中心还是吃饭,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饮食禁忌、饮食偏爱,可谓“众口难调”。所以,我们在点菜时需要顾及桌旁的每个人,尽量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比如首先问问有没有忌口的东西,有不吃羊肉的,主食你就不能是羊肉水饺或羊肉饼;有不吃香菜的,就要特别嘱咐服务员,主食的面条里,要留出一碗不放香菜的;如果是有回族客人,你就不能张罗着点猪肉,那是对客人的不尊重……所以诸如此类,要想周全,才能皆大欢喜。

      二、酒桌上的主要话题。参加饭局不能无缘无故。任何一场饭局,都或多或少要有其缘由,譬如:婚丧嫁娶、升职加薪、求人办事等等。无论如何,请客吃饭只是走个形式,酒桌上的交流与沟通,才是重中之重。为了避免饭局冷场,我们就得学会找理由、找主题来让酒桌热闹起来,“沉默是金”的理念在饭局上显然并不适用。在酒桌上要会聊天,会沟通,会吹牛;懂政治,懂娱乐,懂情调,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总之能够提出话题,并能围绕这个话题延伸自己的观点,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不能光顾自己说得高兴,大家听得却如坐针毡。关键是能够调节气氛,引起大家的兴致。

      三、酒桌上的喝酒问题。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中国人喝酒,喝的不仅仅是酒,更是一种意境,在推杯换盏之间,达成“醉翁之意”。于是,酒桌上,劝酒与推酒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请记住,喝酒不是目的,把酒言欢加深感情,建立友谊才是目的。在酒桌上有的客人可能近期不舒服,或准备生娃娃都不适宜喝酒,对于这种情况就不能傻劝、死劝。允许别人以茶水或饮料代酒。当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能喝点就喝点,这样才显得有诚意和应景,要不然就会和当时的气氛有所不和。因为喝酒就是喝个热闹,都不喝也就没意思了。

      四、酒桌上的礼仪问题。这点很宽泛,包括的内容有很多,譬如说:座次、敬酒顺序、倒酒顺序等等,一定要保持在酒桌上的风度,这点关乎你在别人心中的社交形象。酒桌既是一个展现自己的地方,更是一个考验自己的地方。做到有礼有节,才能在酒桌上游刃有余,受人尊敬。一般主陪的左右两边,坐的是酒桌上最尊贵的客人或辈分最高的客人;倒酒时要从年长的或最尊贵的客人倒起,要遵从酒要满茶要浅的原则。敬酒也是从最尊贵的或年长的敬起,要毕恭毕敬,一般每次敬酒都要说几句祝福语,当然不说也可,只要微笑点头即可。

      五、酒桌散席问题。要让客人先走自己断后,走出饭店之后,把客人送上车,打好招呼再离开。如果方便的话,尽量送醉酒的同伴回家。回家后客人要给请客的东家打个电话或发个信息,说自己已平安到家,让东家放心。

      酒桌上觥筹交错,你来我往,很精彩也很复杂。我们想要在酒桌上结交朋友,就一定要主动地去攀谈,风趣而不低俗,保持自己的形象,有风度更要有温度,让朋友感到舒适。这样我们才能在人际关系中长袖善舞,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