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处处皆学习

2017-08-07

家里的电饭煲坏了,母亲好几天前就张罗着去修。苦于一时找不到维修的地,时时念叨。今天我闲来无事,决定自己修理它。因为平时我连个坏电灯泡也没换过,母亲对我的能力嗤之以鼻,反复强调过几天自已可以带进城里修。我虽没接触过电路维修,可上学时学过电路基础知识,对于电饭煲来讲,最有可能是安装电阻丝的发热装置出了问题。在母亲不信任的唠叨声中,我打开电饭煲的底座,几条交叉排列的短电线赫然出现。这几根就应是发热用的电阻丝,是一个电饭煲最核心的构造。果然,有一条电阻丝烧得发黑损坏了。我让母亲找来之前报废的一个电饭煲,打开之后,也同样找到了发黑的电阻丝。原来,它们的“病症”相同。我从废煲中解下一根完好的电阻丝替换这根烧坏的,再插电一试,果不其然,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这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深思。母亲大赞我修理电饭煲的才能。其实,这又如何是我的过人之处,只不过是初中物理学知识的一次应用,这是知识的力量,同时也是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通过修理电饭煲,我再一次感受到知识和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通,学习知识是多么的重要的一件事。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

最近在公司安排的晚间学习上,讲课老师一直和大家分享“学习”这个话题,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分享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方法。通过培训,每个人对于这些知识已了然于胸。课堂讲授是企业员工学习的一条正规途径。在某地、某时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触,除了正规的培训,好多好多的生活经历其实都是一次次学习的过程,都是一场场精彩的课堂。正如修电饭煲,同样也是一次电路知识联系实践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件小事,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理解,下次若再碰到类似的事,我更有信心接手,这就是学习的效果。

我喜欢读书。无论读什么,碰到个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就跳跃过去,基本上不会停下来花时间去搞清楚。偶尔,来了兴致,也只是问问身边的人,得到的回答多是“不知道”。既然别人不知道,也就算了,谁还去深究它。后来碰到一位同事,他不满足于“不知道”。碰到别人问他不知道的事情,他都会借助网络把问题解决掉。接触久了,我也学会他的方法,不懂的地方就上网搜索。网络拥有海量的信息,一定会帮我们把事情解决掉。

上网找寻、探究答案,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可发生于生命的方方面面,散布于生活的角角落落,存在于工作的时时刻刻,只要你有心、用心,肯于解决这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每天你都会有所收获。

在工作中这种点滴学习更是比比皆是。我是一名送货员,天天和运输车辆打交道。某次和一位做汽车修理的朋友闲聊。他无意提及平时可以如何做,既能保养车辆还能节约用油。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工作之余,我常常按他的建议把所开的车子,力所能及地保养一番。所以,在工作时,车子很少出毛病。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较之正规的学习,这种实践工作中的细节学习,更是一种常态,更是每位员工所应具备的学习态度,更是一个企业所需要的。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学习既升不了职又加不了薪,对此抱以不屑。质的提升决取于量的积累,金字塔尖的风光是以底层的建筑为基础的,没有日复一日的学习,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加强便是空穴来风。很多人都经历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习时光,入职后,多数表现平平,勉勉强强地挣工资混日子。究其原因,也许他们就是因为缺少了这种处处学习的精神。若你毕业后第一天踏进职场,领导要求做个汇表。恰巧你对表格操作掌握欠缺,做出的汇表马马虎虎,也许领导会因你刚走出校门不加苛责。今后工作中,你若再不留心表格操作,不细究是否还有一种处理方式能让汇表更完美,实习期后你交给领导的汇表还是老样子,相信这时,领导就和你说“拜拜”。若你从入职第一天起,就不放过工作中每一个细节,从每件不起眼的小事上用心学习,学会提升自己,那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领导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试问,这样的员工哪个领导会放他走呢?

       公司组织员工进行晚间学习,请讲师对大家进行系统的培训,有利于我们掌握系统的知识,起到“一日抵十日”的效果。“生活即学习”,留心处处,从经验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能助力我们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