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军事化喝酒

2017-09-06

       经常听人说起“军事化管理”,可你听说过“军事化喝酒”吗?

       离“八一”还有好多天,战友们已经在酝酿建军节聚会的事情了,电话里、微信群里,这是最热门的话题。

       战友聚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叙旧和喝酒。你可能会说,所有的聚会几乎都是这内容。没错!但是,战友聚会喝酒却是与众不同的。到底怎么个与众不同?光说不练是嘴把式,干坐在那里磨嘴皮子,不是军人的作派。当兵的人喜欢干净利索脆,叙旧的话说不几句,眼睛早瞄准了桌上摆好的“古贝春”酒,内心里早就开始跃跃欲试了。

       这时候觉得战友协会的会长说的那些老生常谈,每一句都是多余的。每次都是强调了再强调,要求了再要求,就是不切入正题。哼,等会儿非跟你比试比试,看不把你喝趴下!

       酒杯端起来,兴致立马就来了,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三杯酒下肚,许多遗忘的记忆也给勾起来了。说到高兴的地方,一桌子人开怀大笑。当兵的人爽朗,笑声能撑破屋子。说到动情的地方,一伙人会抱头痛哭。一群铁打的汉子,哭起来让人瘆得慌。

       特别是我们这些上过战场的人,曾经一个战壕摸爬滚打,枪林弹雨里走过来,那是啥感情。喝到兴起,战友们脱衣敞怀、捋起裤腿,亮出前胸后背,还有四肢上触目惊心的伤疤,指着这些“光荣花”一个一个地讲解,这是哪次战斗留下的“纪念”,那是夺取无名高地时挂的花……说到牺牲的战友,无不痛彻肺腑,流着泪替他们喝一杯。

       只有当过兵的人才流行这样的喝法,所以说,他们把喝酒搞成军事化了。一定是当年在部队喝酒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才渐渐形成了这样的风气。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自古以来,军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时,军中不可一日无酒。新中国成立后,部队对军人喝酒有了限制,平时基本上是禁止饮酒的。但是,将士出征、上阵前,是一定要喝壮行酒的。人们可能从影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首长亲自给出征的勇士们一一敬酒,勇士们接过酒碗,齐刷刷地仰脖子喝下去。然后,把酒碗一摔,咬着牙发誓,坚决打败敌人,誓死拿下阵地!那场面,惊天地,泣鬼神。要多悲壮有多悲壮,要多豪迈有多豪迈。

       当年我们上前线,是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场面的。记得那是一次很大的战斗,每个突击队员胸前都戴着大红花,身上穿得是特制的山地迷彩服。敬酒的不仅有军首长,还有从首都来的像田华、古月这样的著名演员。田华开始敬酒的时候是笑容满面、和蔼可亲的,敬着敬着就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流泪了。她说,她是被战士们感动的,被这种英雄的场面所感动。战士们那么年轻,十八、九岁的年龄,有的还在妈妈面前撒娇呢。可是,喝了这碗酒,他们一下子就长大了,就是一个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汉了。他们马上就要投入战斗,接过田妈妈的酒,他们笑呵呵的,仿佛不是去打仗,而是去赴一场特殊的“约会”。

      多年过去了,即使已经脱下军装,军人的情结却越来越深厚。经历过无数次的战友聚会,每一次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几次聚会,战友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举行庆酒仪式。战友们统一穿着旧时军装,齐刷刷地在酒店列队,高喊番号,声震如雷。接下来唱军歌,依然是排山倒海之势。然后,重演当年的队列训练。稍息立正,挺胸抬头,一招一式,铿锵有力,俨然是到了演兵场。不过,所有的报告词都改成与喝酒相关的:“会长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友庆酒仪式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敬礼、还礼之后,会长讲话是这样的:“同志们,今天的战友聚会非同寻常,我们准备了足够的古贝春酒。提一点要求,喝酒要喝好,一斤不能倒。大家有信心没有?”“有!”每人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整个聚会期间,背景音乐就是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光凭这鼓舞人心的音乐,你也能想像出战友们喝酒的节奏。豪放的场面,把上菜的服务员惊得目瞪口呆,连呼开眼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军事化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