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花繁果硕

新闻分类:集团新闻  来源:  发布日期:2009-12-02

  古贝春集团改制之初,正是人类社会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之际,企业文化建设的风潮正在席卷华夏大地。在此背景下,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被动地承受时代浪潮的冲击,任其沉浮;一种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把文化融入到企业和品牌中,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先进企业。
  回首十年的改制历程,我公司无疑是选择了后者,而且是有前瞻性地选择了后者。这里有几个事例为证:1996年11月2日,《古贝春报》创刊,1997年3月15日,公司第一首厂歌——《古贝春集团之歌》诞生。1998年3月,公司投资15万元,组建了古贝春艺术团,专职演员20余人,定期在省内各地演出。——这些带有明显企业文化元素的新生事物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呢?是在企业蹒跚爬坡的时期。这些在当时一些人眼中属于“黄莲树下唱戏——苦作乐”的举动,在今天看来倒显示了公司决策者的远见卓识。
  时下有句流传很广的格言:思想决定行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在企业改制之初就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即是如此。2008年1月,周总在接受德州新闻媒体专访时就坦露了他当时的想法:“二十一世纪被人们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其本身就预示着知识已经跃居到支配经济的位置,它提示企业家们,赋于企业及产品以文化内涵已成为名优企业竞争的制高点。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小型企业靠机遇,中型企业靠管理,大型企业靠文化。因为我们当初的目标就是创办大型企业,所以我们就先抓了文化建设。”
改制十年,我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创造了多项山东白酒企业第一,有的甚至堪称全国白酒企业的首创。其主要表现在三个突出的方面。
  学习培训:打造学习型企业
  改制第一年,公司就提出了“打造学习型企业”的口号,由此拉开了十年间强化学习的序幕,2001年9月,“古贝春职工学校”成立;2005年3月,学习培训任务落实到职责更为明确的“职教办”;2007年7月又归纳到职能更加细化的“人力资源中心”。这些举措为公司学习培训工作的正常化、系统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学习内容也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生产”或“销售”的局限,更加侧重于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制度学习。企业改制以后,公司及时出台了与之相匹配的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此后在“扩大主业规模,实施多元经营”的进程中,公司均适时调整了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强调公司员工认真学习,使之成为工作指南和行动准则。
  本月13号至16号,公司召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评审2010年的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会上,周晓峰总经理说了一句“题外话”:“我们平时要多看新闻,多搜集信息,每天多看一本书。”周总的话让在场的人感悟良多:只有多关注国家大事和行业动态,才能在制定计划和制度时具备宏观眼光和科学依据;只有不断地提高文化素养,才能使计划和制度条理清晰、严谨周密,便于理解和操作。说到底,计划和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二是业务学习。改制十年来,公司几乎每年都要举办“市场营销”、“酿造勾兑”、“现场管理”等专业培训,目的是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仅在2005年3、4月份,公司就进行了《现代企业管理》、《统计学原理》、《成本核算》、《定额管理》、《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课程的培训学习,有些还进行了考试。今年6月5日—7月27日,我公司利用白酒销售淡季,将近百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送到德州学院进行脱产培训,学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职业道德等课程。培训人数之多、内容之广、投资之大、时间之长,均创我公司培训规模之最。
  三是政治学习。近年来,公司在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始终没有放松政治学习。2000年夏天,公司利用白酒传统的销售淡季,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学“三讲”活动;从2001年2月份开始,又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三个代表学习活动”;今年3月至8月,我公司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厂报、宣传栏、黑板报、集体学习、听报告会等形式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参加活动的人员都写了千字以上的心得体会。素以学习活动见长的我公司在此次活动中从参观学习到被参观学习,很快走在了前列。
学习培训活动营造了我公司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强化了执行力,达到了“工作有计划,管理有制度,绩效有考核”的效果,促进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我公司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文化活动:文化唱红经济戏
  文化活动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内涵和职工素质的展示。改制十年,我公司开展的文化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基本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组建艺术团体。1999年7月,公司组建了古贝春架鼓队和秧歌队,以两支队伍为主体的“古贝春民间艺术团”从2000年至今,十次参加德州市“庆元宵民间艺术展演”九次获得最高奖项。2005年7月,“古贝春京剧社”成立,社员们不仅积极举办各种专场晚会,而且代表武城县与山东省青州市、河北省故城县等市县进行文化联谊活动。今年10月19日,“古贝春书画院”成立,德州市7位知名书画家和武城县书画家协会的20多位艺术家成为了书画院的成员,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丰富了我公司文化建设的底蕴。
  二是开展文化活动。“古贝春艺术团”和古贝春架鼓队、秧歌队成立后,每年都要在本地和周边县市进行巡回演出,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和好评;从2000年至今,古贝春有限公司五次出资赞助武城县元宵节焰火晚会,并多次赞助省市运动会、春节联欢会、“3·15”维权演唱会等。2002年11月,公司与人民日报社、中国作协联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迎‘十六大’大型诗歌朗诵会”;自2002年至今,公司已成功举办了七届酒文化艺术节,演艺界明星马季、克里木、董文华、韩红、高秀敏、蔡国庆、郭颂、刘欢、李谷一、李玲玉、兰成、于小飞、宋祖英、刘斌、殷秀梅、于文华、孙楠、蔡明等竞相登台献艺。
  三是修建文化设施。改制十年中,尤其是在实施“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企业战略过程中,公司注重生产与环境的和谐,把企业基本建设与打造工业旅游园区结合起来,修建了多处文化设施,其中有代表性的有:2007年6月下旬——11月中旬,古贝春湖扩建、水上文化长廊延伸工程全面竣工,湖面和长廊均扩大了一倍。古贝春湖扩建后水面达到了4200平方米,扩建后的水上文化长廊长近200米,采用高科技仿古材料修建而成,廊顶绘有精美的“苏画”。2007年9月,历时半年的“古贝春酒文化馆”竣工,馆高三层,展览面积8000平方米。该馆的建成是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建筑风格上,它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从艺术表现上,采用图画、雕塑、文物、实物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从时代引导上,它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以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体现。
  截止到目前,我公司已拥有艺术团、架鼓队、秧歌队、京剧社和书画院等多个艺术团体,不仅在全省行业企业中绝无仅有,在全国行业企业中也属罕见。七届内容丰富的酒文化节为德州市民奉献了一道道文化大餐,成为他们每年秋天企盼的欢乐节日。古贝春酒文化馆是山东省白酒企业中第一家酒文化场馆,它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而且相继成为了“山东省老年书画协会活动基地”、“(德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武城县科协实验基地”。以古贝春酒文化馆、古贝春湖、毛主席塑像、五粮实验田、绿化带等景点组成的古贝春工业园区2008年年初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再次成为山东省白酒企业中的第一家。
  对于我公司用文化唱经济戏的作用,周晓峰总经理曾感慨地说:“在全国糖酒物资交流会上,我们所接触的客户,如果有五分之一表达合作意向,那就是一个很理想的概率;在全省糖酒会上,我们所洽谈的客户,如果有五分之二表达合作意向,那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但只要是参观过我公司文化设施的,几乎百分之百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对于这个奇迹,客户给出了答案:“我们从古贝春的文化建设看到了这个企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有发展前景,和这样的企业打交道心里踏实。”
  精神打造:熔铸企业灵魂
  精神是人的灵魂,人没有灵魂如同行尸走肉;而企业也需要灵魂,没有灵魂的企业则如同人货混杂的集装箱,缺乏一种活力和感召力。改制十年,我公司在倾力打造企业文化的同时也在熔铸着一种精神,最终形成一种融入到全体员工的血液中又从血液中支配人们行动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情怀。1999年10月的集团改制,用工人的话说,是“公家的变成私营的了”,那工人的思想是否也该变“私”呢?这时,公司的一项举措让工人们的心一下子亮堂起来: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唱国歌。此项活动一直延续至今。2001年7月中旬,我公司聘请专家举办销售讲座,13日下午,周晓峰总经理情绪激动地宣布:今晚国际奥委会将公布2008年奥运会承办城市,请大家关注北京申办结果,今晚的讲座提前结束!当时会场里掌声雷动。今年10月1日,由于古贝春酒销售势头正旺,公司没有放假。上午9时多,正当大家为不能观看国庆盛典的实况直播而遗憾时,公司却安排好重要事项,然后通知各部门在多功能厅集体观看。大家喜出望外,董事长、党委书记和大家欢聚在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二、道德素养。集团改制之初,周晓峰总经理就亲自制定了“重德、重才、重实干” 的选拔人才标准,并经常在会议上强调“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2002年5—7月份,公司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请时任武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张义忠同志做辅导员。大家在学习中联系实际工作,写了许多心得体会。在日常工作中,“诚实守信,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无不渗透于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中,不仅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道德素养,也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2003年5月,德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和市经委联合授予我公司“德州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从去年冬天开始,公司响应当地政府号召,持续开展了以“诚德、仁德、孝德、爱德”为主体内容的“四德”教育,唱“四德”歌,评选年度“孝星”,请“孝星”做报告,倡导广大员工树立“在家尽孝心,出门讲诚信”的风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月份,我公司荣获“武城县十佳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三、员工本色。在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在倡导文化建设的企业里,员工应该具备怎样的本色?常言道:企业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那我们就先看看公司领导的本色。
2008年1月,有记者问周总:“您在把古贝春集团起死回生、做强做大的十几年中,几乎没节假日,几乎没睡过囫囵觉;您的糖尿病史已经超过十五年,这几年心脏也不太好,是什么力量促使您这样竭尽全力的呢?”周总淡淡一笑说:“毛主席有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位,都应该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市县领导信任你,成百上千的职工看着你,你不拼命忙活心里能踏实吗?忙活多年成了习惯,想不忙活倒成了难事了。”公司党委书记孙玉东在2003年也说过一句令人吃惊的话:“算上春节,我今年歇了5天班。”
  说完领导,再看看普通员工的精神面貌。2002年3月4日晚上,“古贝春文艺宣传队”在临邑县供销宾馆住宿,宾馆五楼不慎失火。宣传队员们抄起脸盆、水桶,冒着滚滚浓烟扑向火场。队员郭佃亮跑丢了鞋子、烧焦了头发,最后和众人一起扑灭了大火。2003年2月17日,公司散酒科业务员王刚到山东省临沭中行办理存款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在存款单上把10万元误填成了100万元。王刚同志在赶路途中发现这一情况,毫不犹豫地拨通了该行的电话。正为帐面上少了90万元现金而做着种种猜测和担心的临沭中行接到电话惊喜异常,他们赠予王刚的物质报酬被婉言拒绝后,将一面写有“品质高尚”的锦旗送到了公司。这些年,我公司员工捡到手机、钱物交还失主的事例屡见不鲜,有些商店、加油站看见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古贝春员工时,时常有这样的话语:“钱不够、没带钱都没关系,酒厂的人咱信得过。”
  古人有诗云:“十年磨一剑。”我公司历经十年打造企业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古贝春品牌的内涵和魅力,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公司的文化景观以“武城新貌”的面目频频亮相荧屏;武城镇居民办喜事,大门口贴上了“亲朋喜赴新婚宴,客友畅饮古贝春”的对联;武城县书协主席张宝义先生拍摄专题片,精心选择了公司的文化长廊做背景; 2003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人事局的领导同志到我公司视察,他们在浏览了文化长廊里琳琅满目的名人题字后感叹道:“每个酒厂都有产品展室,但不一定都有文化长廊啊。” 2005年,公司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底,公司荣获“中国酒业文化百强企业”、“中国酒业十大文化旅游基地”的奖牌和证书。我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持续推进,逐渐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2008年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了出席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周晓峰董事长。近年来,中央新老领导华国锋、温家宝、万里、乔石、李鹏、李瑞环,著名作家冯骥才,著名诗人贺敬之、李瑛,书画界知名人士欧阳中石、范曾、沈鹏、李铎、黄永玉等纷纷为我公司题字作诗。这种巨大的精神财富丰富了我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进而又转化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我公司的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文化中心 李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