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年味儿中的古贝春酒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文化中心顾问 李宽云  发布日期:2020-04-11

 面对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生活方式,古朴的过年习俗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的爆发,将亿万同胞隔离在各自的家中,热闹喜庆的氛围荡然无存。冷清之下,令人更加怀念过去的年味了。
      在当地,说起年味儿,还是农村比较浓,尤其是三四十年前的农村,保存了很多原汁原味的传统风俗。比如那个时候常说的几句年味儿十足的话:“腿肚子上贴灶王爷——人走神搬家”、“过年的干粮——没数”、“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现在听起来就有些生疏了。下面要说的是武城农村过春节的一些老风俗,个别细节可能有差异,正应了那句老话:十里同风不同俗。
      说起来,春节只有三天,但有些事一进腊月就着手准备了,比如卷鞭炮、过“腊八节”、打扫房屋、杀猪宰羊、买卖年货等等。正像老百姓所说的:“忙活一月,过年三天。”
      进入腊月下旬,年味儿渐浓,这时候的集市叫“花花街集”,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广场、街道、商店,以红为主色调的年货让人眼花缭乱。赶集的人流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登高一望,那情景就像开锅煮饺子。卖鞭炮的趁着人多,放完一挂鞭,扯着嗓子就吆喝开了:“嗨!听听咱这炮仗: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买不错。”“呼啦”拥过去一群人。卖火柴也趁热闹招呼起来:“放炮仗别忘了买洋火唉!咱的洋火不怕潮,扔水缸里照样着唉!”引起人群一片哄笑。另一个热闹地方,是卖“卖五香面的”,绝活就是唱着卖。摆开摊子先唱着把香料的作用介绍一番:“包饺子儿调馅子儿,炸肉炖鸡剁丸子儿,放上一点好气味儿。”见孩子围得多了,也忘不了鼓动一番:“小兄弟小妹子,你买上一包拿家去:你爹说你人机灵,你娘夸你货便宜,哥哥说你有眼色,嫂子夸你会办事。”边唱边磨粉、包料、收钱,忙而不乱。赶这种隆重的集市,买酒是少不了的正宗事。从改革开放开始,“花花街集”也成了武城酒厂最忙的日子,从酒厂门口涌出的人流车流中,花花绿绿的古贝春酒瓶子、酒盒子、酒箱子夹杂其中,就像一道绚丽的焰火。
      腊月二十三,当地人叫“小年儿”。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民间有“辞灶”的风俗,就是把锅台后面的灶王爷像换成新的,旧的烧掉,但家有外出的人要等到回来再烧;有闹别扭住在娘家的妇女必须在“辞灶”前回到婆家。从这一天开始到年跟儿底下,是女人们最辛苦的日子,天天蒸干粮,俗称“蒸幢”。从窝头到馒头,从“齐溜(粗粮带馅)”到包子,从黄面窝窝到糖菱角,闺女出嫁没过三年的,还要用枣和面蒸花糕,蒸的干粮足够吃到过年二月二。
      说起过年的风俗,好多家庭会选择腊月里娶媳妇。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有着多方面的考虑:一是农闲季节,帮忙的人多;二是天气寒冷,食品好保存;三是图个过年添人、双喜临门。在这样的喜庆气氛中,传统的习俗也会增添新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武城镇居民办喜事,大门口就贴上了“亲朋喜赴新婚宴,客友畅饮古贝春”的对联,令人耳目一新。
      说话间正日子来到了。
      大年三十,天刚蒙蒙亮,村里的青壮男子就来到水井上“抢头挑水”,其他人则打扫院子,准备供品,早饭后给天爷爷上供。然后在正堂屋北墙上挂起排列着祖宗名字的“主子”,也称“家堂”。按照祖传的规矩:人去世三年才能上“主子”。这大概是因为在近代以前,战乱和灾荒年多,交通、信息又不便利,外出谋生,常有三年两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情况,贸然列入“主子”怕出笑话。“主子”两边配有对联,内容不一,但最常见的是: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这个时候,长辈就会对着“主子”给晚辈讲解家族“服支”,讲家族中的名人,讲对联的含义,相当于上了一堂生动的“家教课”。傍晚时分,村里的老少爷们以亲支近派为团队,到村外路口处“请爷爷奶奶”,烧纸放鞭炮请过世的亲人回家过年。请完回来,主妇们在四方形的“八仙桌”上摆上供品。供品中有四个主菜:鸡和鱼一头一尾,寓意“吉庆有余”;另两个菜是丸子和豆腐:丸子寓意团团圆圆;豆腐寓意都有福。此外还供奉有当地少见的大米或江米干饭,盛在碗里或盘里,上面对称地安插着几颗鲜红的酒枣。最显眼的位置,摆上两瓶当地最高档的古贝春酒,既显示生活水平,又表达对前辈的孝敬。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早早起来拜年。和城里人见面问好不同,由于家族关系,都是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中年龄小的给年龄大的拜年。先男子,后妇女,而且是下跪磕头。这是邻里之间联络感情的方式,有矛盾的可以借机化解:一方登门拜年,一方远接高迎,一个头磕下去,心照不宣,握手言欢。这一天,拜年是主旋律,除了拜祖宗、拜观音、拜财神、拜关公、拜开国领袖,一些老年人还拜门神、井神、炕神、缸神。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也表达了缅怀祖先、尊崇圣贤、祈求富裕、感恩自然的朴素感情。
      大年初二,天刚亮,村里人已经吃过早饭,成群结队到坟上“送爷爷奶奶”, 在烧纸放鞭炮时,顺便烧掉坟上的荒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上坟燎草”。 “送爷爷奶奶”回来,春节三天的大事基本完毕,但还有几件小事需要补充一下。其一,春节以饺子为主食,除了象征着富裕和团圆,初一吃饺子还有“交子时过年”的意思。平时包饺子,剩下菜或面会落埋怨,但过年包饺子剩下哪样都吉利,剩下面代表有饭吃;剩下菜代表有钱花。其二,“请爷爷奶奶”来家的两宿一天中,不能扫地,不能吵架,不能砸蒜,吃饺子要吃“腊八节”腌的蒜醋,不仅方便,“崭绿”的蒜瓣还会为萧条的冬天平添一股生机。其三,春节三天忌讳走亲戚,亲戚在当村的也要等到节后再拜年。但有个别情况例外:一是妇女娘家至亲去世没过三年的,要在初二早晨或上午赶到娘家上坟。二是初二这天,外甥可以到姥姥家拜年。
      按说过了正月初二,春节就算结束了,但先人们似乎和我们一样,不忍心让年味儿这么快消失,或许是心理上不适应,于是就留下了一串风俗,在一个月内安排了三个节日,让人们尽情地热闹一番,于是就有了“不出二月二,不算过完年”的说法。
      从正月初三开始,是一番走亲戚拜年的热潮。一般都是先走新亲、近亲,后走老亲、远亲。四五天后,走亲戚的逐渐减少,这时乡里、村里会组织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也像是元宵节前的演练。说话间,元宵节来到了,这是春节过后的第一节日,也是当地除春节之外最隆重的节日,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小年儿”,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和父母姐妹团聚。这一天,人们吃元霄、放焰火、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尽情热闹一番。街上的门市为了讨个吉利,就拦住巡街演出的舞狮队、龙灯队、高跷队,送上当地人喜欢的“巨轮”、“振华”、“大鸡”香烟和“古贝春酒”,邀请他们表演一番。看热闹的人当中喜酒爱烟这时就顺便沾点“福利”,“烟酒不分家”、“见面分一半”这套说辞用到了最恰当的场合,真是其乐融融,皆大欢喜。
      春节前后,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可以尽情地玩游戏,如:藏迷糊、赶老鸹、跳绳、踢键子、盘脚莲、扯黄鼬拉鸡,既增长了智力又锻练了身体。
      正月二十五和二月二是打囤的日子。这两个节日的风俗差异较大:有的是前一个节日打麦囤,后一个节日打秋囤;还有前打粮囤、后打钱囤的说法。打粮囤撒点粮食,让禽鸟也过个年;打钱囤砖头底下压点零钱,打发孩子高兴。另外,二月二还时兴做一些炒“沙土鸡”、“蝎子爪儿”之类的小食品;还有人会用条帚疙瘩或小木棍到处敲打,嘴里念念有词:“二月二,敲炕砖,一家老少保平安;二月二,敲窗台,蝎子蚰蜒不敢来;二月二,敲囤帮,风调雨顺粮满仓;二月二,敲锅底,又省柴来又省米。……”归根结底是祈盼富裕吉祥。
      说完武城农村过年的风俗,我们不难发现:过去的年味儿之所以浓,不外乎两个字:一个是“忙”;一个是“喜”。在勤劳传家的祖先们看来,“忙”是生活常态,“喜”是人生愿望,所以他们就在少有的农闲时节设置了一个“闲中偷忙”的春节,享受自找的忙碌带来的喜悦。眼下,当过年的东西不用动手就可以轻易地买来时,年味儿自然就需要寻找了。从这一点来说,享受忙碌的结果,也享受忙碌的过程,或许才是需要寻找的年味儿。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年味儿的淡化和消失,未必就是坏事,反倒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体现。比如:请财神、辞灶王是封建迷信意识;随意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陋习;下跪拜年正在被文明的问候所代替。今年春节,一场瘟疫让千万个家庭画地为牢、亲友隔绝,轻松热闹的佳节变得索然无味。但与此同时,也有千万个家庭在反思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在感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在为舍己为人的白衣战士所鼓舞。这种特殊的年味儿,也将被人们所追寻、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