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长”石永兰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编辑部李国峰  发布日期:2018-08-08


石永兰(右)和张子文书记、著名小品演员赵连甲在一起

     

人物小传:石永兰(19246月—20129月),武城县武城镇石庄村人,高小学历,中共党员。1941年参加革命,曾任德州地委办公室秘书、武城县委办公室主任等职。

在古贝春酒厂的发展史上,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不是酒厂的职工,却为酒厂默默工作了13年;他走南闯北为酒厂的发展铺路架桥,却淡泊名利,甘当绿叶;他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不辞劳苦,心甘情愿地为酒厂奉献“余热”。他就是石永兰。

他和张子文的结识应该追溯到1947年。当时石永兰在武城镇付王庄“坐村”。作为一个地下党员,他时刻关注着身边的“培养对象”。不久,17岁的张子文进入了他的视线。他冒着危险开始动员张子文这个憨厚忠诚的“小兄弟”参加革命。经过一次次的思想工作,张子文终于点了头……

转眼到了1975年,张子文临危受命当时的国营武城酒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那年的他45岁,已干过20多年区委和公社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后的酒厂一片破败:工厂停产,工人散伙,院内荒草丛生。面对着仅有的几口锡锅被偷走后留下的光秃秃的架子,他发了狠:一定要搞出纯粮食酒,重振武城酒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出粮食酒,必须有粮食。高粱和小麦当地倒还有,可酿酒必需的辅料稻糠唯独南方才有。但是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有钱也未必能买到。这成了张子文的一块心病。

冥冥中似乎有种天意,就像成就大事的人总有贵人相助一样。1976年,石永兰已经离休,可他不想闲着。他觉得该为家乡做点什么。听说张子文当了酒厂厂长,他决定去帮帮这个当年被他从庄稼地里“拽”出来的小兄弟。当石永兰叩开张子文的门时,张子文正为稻糠的事发愁,见到石永兰,就像刘备见到了诸葛亮,欣喜万分。他紧紧握着石永兰的手:“老兄,你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张子文知道,当年和石永兰一起闹革命的一部分同志在解放初期南下了,如今很多都身居要职。如果有了他们的帮忙,原料一定不成问题!

张子文知道常年在外奔波的辛苦,所以石永兰身边总有几个年轻人随侍左右。像刘宝申、李宪增、刘春玉、谢祥信、赵连斌、王金志等。因为他没架子,心直口快,年轻人也都爱跟他出门。石永兰还有个小毛病,就是爱晚睡晚起。常常一睁眼9点了,爬起来顾不上吃饭拽上他们就往外走,中午在外凑合一顿,到了晚上在旅馆住下才是他们喘息的时候。年轻人吃饭,他没心思。一包花生米,自带的家乡酒,一边想着明天的事,一边小口慢饮。几个年轻人也凑上来,一边搭拉着找人的事,一边偷捏他几个花生米……他装着看不见,年轻人正在长身体,跟着他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不容易啊!

南下湖北、湖南等地,老乡们见了热泪盈眶,附近的也闻讯而来。多少年没见了啊!石永兰可没忘了他的任务,“咱家乡的武城酒厂要出纯粮食酒,但是稻糠奇缺,你们一定要帮帮我这个忙啊!”大伙儿一个个把胸脯拍得啪啪响:“没问题!当年脑袋瓜子挂腰带上都没吓住咱,这点事还能办不了?”听到大伙儿的表态,石永兰终于露出了笑容……

稻糠解决了,张子文没有了后顾之忧。“古贝特曲”、“古贝春”、“古贝元”几个优质品牌相继诞生了,武城酒厂迎来了她的第一个辉煌。

张子文在任期间,石永兰利用他的老关系为酒厂办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比如托当时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全国著名的包装装潢设计专家陈汉民教授及其弟子马雄为古贝春设计了至今独领风骚的“三角型”瓶;南下采购稻糠、联系车皮等等,但是最大的贡献还是他牵头引线,请来了茅台酒厂酿酒技师杜安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古贝春”为龙头产品,武城酒厂的古贝春白酒系列形成了。但企业要发展,必须增加新品种。 “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张子文深谙此道。  

当时,贵州茅台为中国名酒之最,名满寰宇,但普通人很难喝到。张子文有一个想法,要开创一个酱香型高档酒种,让人们喝喝“武城茅台”。

消息传开,厂内外的人们自然高兴,但茅台酒厂是酒业老大,凭什么和我们这个小兄弟合作呢?张子文当然比别人更清楚。想和茅台合作,一定要有个“大媒”!这个人应该是谁呢? 他再一次想到了石永兰,因为他知道五、六十年代傅爱农任德州地委书记时,石永兰曾当过傅的秘书,这件事还得请他出马。

第二天,石永兰带领酒厂供应科的刘宝申,昼夜兼程前往贵州省贵阳市。

当时,贵州省工业会议正在贵阳召开。当傅得悉二人的意图后,立即把茅台酒厂厂长季克良从会上找来。傅爱农对季克良说:“这二位是我的德州老乡。他们所在的国营武城酒厂生产地方名酒古贝春,是浓香型的,想再开发个酱香型酒,你看看派个技术人员去帮帮他们的忙?”季克良听后笑了,说:“应该说,技术不能外流。但省长发话了,对你家乡这个忙,我怎么也得帮。”接着他介绍了刚刚退休的老生产技术科长杜安民,并写了封信由石永兰拿着直接到仁怀县茅台镇杜的家中找他。当时石永兰多了个心眼,又央季克良给他夫人写了一封信(季克良的夫人也在茅台酒厂生产部门任职),请她从中引荐。

石永兰得到季克良的两封信,与刘宝申高兴得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起早就乘车直达目的地。

杜安民退休后在家休息了时间不长,这天中午就被两位远方之客叩开了房门。石永兰递上季厂长的信说:“杜科长,茅台酒好喝,但很难买到。为了让俺乡亲们喝上武城‘茅台’,我们今天专程来请您了……”杜安民展信看到季厂长的明朗态度及厂长夫人坚定的目光,又望着眼前迢迢数千里奔波而来且求贤若渴的石永兰,深深地被感动了。短短几句交谈,没有提任何条件,就跟随石永兰二人出门上车了,一路跋山涉水来到武城酒厂。

19847月,一个酱香型新品种——古贝元酒终于在武城酒厂诞生了。从此,古贝春酒系列中又增添了一朵傲然开放的奇葩。此酒具有“酱香突出、细腻优雅、酒体丰满、空杯留香隔日不绝”的风格特点。产品投放市场后,倍受用户青睐,有“中国北方茅台”之称誉。曾荣获省优产品、国家食博会金奖和布鲁塞尔国际银质大奖。中央首长陈云夫人、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品酒题词曰:“不是茅台,醇似茅台,空杯留香,香袭人。”

      从1976年到1989年张子文病倒,石永兰为酒厂默默地工作了13年。和他一起创业的主要人物如马绍星、刘宝仁、唐东亮、陈华岭等等不是被提拔,就是获得了这样那样的荣誉。只有他一不图名,二不图权,三不图利,始终以兄长的姿态为张子文出谋划策,即当“军师”,又是“外交部长”,默默地支撑着张子文走过了那一段最艰苦的日子。有人问他图啥,他笑笑说:“我就是想种出花来,然后全戴在他头上,这样我就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