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酒古贝春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中国作协采风团  发布日期:2012-03-02

  去古贝春之前,我竟然不知道古贝春。去了古贝春,我逢人便讲古贝春。

  喝过古贝春的人,对我不知道古贝春,一定感到奇怪。我虽不嗜酒,但在朋友当中,我大概还要算一个好酒之人。我喝过的酒,应该不下几十种。问题是,我后来遇到的饮酒不下百种的作家,还有以善饮出名的几个编辑,他们竟然也不知道古贝春。这就是怪事了,就不能不让人替古贝春抱屈了。我带回来的四瓶古贝春,已经喝掉了两瓶,喝过的人都微微颔首说口感好,说不亚于飞天茅台。我说,这酒好不好,不能光看口感,酒桌上说好不算的,睡觉的时候才知道好不好。睡觉之前胃不闹,半夜起床嘴不干,早上醒来头不疼,有了这三条,这酒才算是好酒。这话都是大白话。但是话白理不白,你用这三条去衡量一下中国的白酒,能达到这三条的,还真是屈指可数。我后来见到他们,他们都说,那天的酒真是好,胃不闹,嘴不干,头不疼。他们问我还有吗?我说没了,真没了。我要是说还有,他们立马就会杀将过来。可是这些善饮之人,为什么不知道古贝春呢?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喝古贝春,自然会想到所谓的酒文化。谈到酒文化,人们历来都喜欢提到醉酒的诗人,提到犯禁的和尚,提到道教的历代仙真中闻名的酒徒。但我想得最多的,却是孔子与酒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孔子,中国的酒文化根本无从谈起。去古贝春的时候,我随身就带着一本《论语》。在《论语》中出没的人,大都是山东人,孔子著名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的子游,还在武城当过地方长官(“武城宰”)。《论语》提到“酒”的地方太多了。“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好酒好肉要让师长先吃先喝;“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跟乡党在一起喝酒,喝完了要让年长者先走;“唯酒无量,不及乱,”你可以多喝,但年长者还没走呢,你就闹开了,又是呕吐又是耍酒疯,那就是“乱”了。孔子这里谈到的都是“酒礼”,这些酒礼至今仍适用于民间和庙堂。孔子还由“酒礼”谈到了国家法度的变更,最有名的一句话,或者说最为沉痛的一句感叹,就是“觚不觚,觚哉,觚哉”。觚者,酒器也。在孔子那里,觚是被当成国家礼制和法度的象征的。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宏道著有《觚政》,里面称孔子为“酒圣”,何以称孔子为“酒圣”呢?说的还是一个“礼”字:“凡饮必祭祀所始,礼也。今祀先父曰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觚之祖也,是为饮宗。”酒圣、觚祖、饮宗,与这些崇高的称呼比起来,那种所谓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酒仙”之谓,是不是有些过于轻飘飘了?过于矫情了?

  孔子当然是到过武城的,前面说了,他的著名弟子子游曾做过武城的长官嘛。“割鸡焉用牛刀”这句千古名言,就是孔子在武城说出来的。“有酒食,先生馔”,子游当然要把好酒敬给老师孔子,并且请老师听那弦歌之声。有酒喝,有歌听,有学生侍候,“酒圣”孔子在武城的日子过得不赖。孔子的酒量是很大的,所谓“文王千盅,孔子百觚”。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曾写到“尧不千盅,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孔融认为,孔子能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喝。至于能不能喝“百觚”,虽然现在已经不能考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确实能喝,而且喝了还不“乱”。当然了,这跟孔子身强力壮、人高马大也有关系。按照《史记》上的说法——司马迁有时候也难免八卦——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走过去吓人一跳,有如在机场里遇到了姚明。是啊,要换算成现在尺寸,孔子虽然比姚明略低一点,但肯定高过中国篮球队的平均身高。孔子的厉害之处在于,不光能喝,喝了不乱来,而且“不为酒困”。什么叫不为“酒困”,就是有了就喝,没有了就不喝,不被酒所束缚。他对自己的基本评价就是“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意思是,除了这几个优点,别的就没什么了。把对待酒的态度,作为自我评价的三条标准之一,自古至今可能只有孔子一人。可以想象,孔子若生活在当今的山东,他首选的白酒应该是古贝春。原因嘛,除了上面说的他是山东人,到过武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贝春是黄河以北地区最好的白酒。对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夫子来说,喝酒当然要喝古贝春。

  2011年10月2的晚上,月明星稀,喝过古贝春之后,在微醺的状态下,我与同行的作家邱华栋、王刚、张者,登上了古贝春的酒仙山。在酒仙山的山顶,我突然想到,既然古贝春有多种系列酒,而且每种系列都有牌子,何不把其中的一个牌子叫成儒酒呢?我还突发其想,古贝春的酒瓶若制成“觚”的形状,它该给人留下多么大的想象空间呢?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有可能由此而引发。人们常说“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其实乾坤和日月,礼制和法度,都在觚中啊。觚不觚,觚哉,觚哉!古贝春,古哉,古哉!不知道周晓峰先生和古贝春的朋友们,意下如何?

  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有朋友打来电话,说要晚上小聚。我犹豫着,要不要把剩下那两瓶古贝春带去,与他们同饮。